【本報訊】14歲新加坡籍少年昨凌晨被發現在赤柱大潭道豪宅,從睡房攀窗一躍而下,飛墮平台重創口鼻噴血,保安發現報警,將他送院搶救後不治,其父母驚聞噩耗相擁痛哭,場面令人鼻酸。警方調查後,相信死者受學業問題困擾尋死,事件無可疑。
記者:謝志輝 李家傑
該名少年姓林,與父母及兩名兄長同住大潭道38號浪琴園3座一單位,他生前就讀香港國際學校Grade 9學生(相等於中三)。
據稱,死者一家約5年前從新加坡來港居住,林父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曾任美軍軍官,其後在史丹福大學修畢MBA課程,更自組基金管理公司,開設跨國人力資源公司,主要負責培訓行銷及管理人才,林父現任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兼顧香港及新加坡的業務。而死者的兩名兄長(19及16歲)分別就讀大學及高中。
昨凌晨1時許,屋苑保安員發現姓林少年倒卧3座平台上,昏迷不醒,立即報警,救護員趕至將林送院,惜搶救後證實死亡。警員事後尋獲林的父母趕到醫院,二人知悉噩耗後悲慟不已,相擁而哭。警方在現場並無撿獲遺書,調查後相信少年受學業困擾輕生。據稱,前晚10時許,死者與父親曾因讀書問題起爭執。
高學歷父母勿期望過高
香港國際學校發言人對事件感到震驚,表示會為有需要的同學作出輔導。
青協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父母對子女的學業必然會有期望,尤其是本身具高學歷及家境富裕,可能對子女的期望會更高,難免令子女感到壓力,若加上兄弟姊妹間的學業成績比較,所承受的壓力將會更大。
她提醒家長,勿將自己的期望加諸在子女身上,尤其是這一代的年輕人,逼迫他們跟隨父母預設的安排而行,恐會造成反感;子女青春期是人性的過渡期,這時候父母應以更大的耐性及包容,面對子女會有頂嘴、逢父母必反等反叛情緒。
受情緒困擾的市民,可聯絡以下機構求助︰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 2222;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 0000;生命熱線電話:2382 0000;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