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老友記張天愛快將做外婆,囡囡邢嘉倩公告天下已懷身孕。更恭喜世侄女與時並進,摒棄傳統雜項做文明人,先要仔(女),遲些、甚至免世俗繁瑣,不結婚便是不結婚。
英國影視全才、靚聲王Alan Rickman不幸患癌離世,18歲與17歲Rima於Chelsea藝術學院相識,此後信守一生,婚盟至2012年始定,報載發生在紐約,看似隨意發生……未必,相信「石內卜教授」當時已患病並意識不治之症,才向50年生死之交作出繁文縟節、肯定之盟。
時代是否隨時間進步,未敢完全苟同,唯婚姻這一則,放眼海內外,文明程度似乎愈見長進。
有人提問:未婚產子,同居不婚,非單一性伴侶……全不合禮數,人與動物何以區分?
何必區分?
人本動物,以禮訂例,用以統治與生俱來的自由並自主權,尤以歧視女性、膚色、階級。十多廿年前,工作常北上,未變追求盛世奢華之前的內地,認識好些非漢族朋友,藏族、彝族、苗族……當時仍走婚的摩梭人等等,何解與在下友善?
回應:與直率閣下交往不與一般漢人同,他們被禮教鎖死了,兩面人、表面悶蛋,背後卻猥瑣非常,失光明磊落,尤其性,都愛走後門枱底交易,見不得光!
中國人有漢人、非漢人區分,可幸仍有人味族群。
與閣下無關,當然說得輕鬆!怎可能與我無關?
早逝我三姐,遺下兩名女兒跟我感情至親厚。妹妹的男友耐性十足等她大學畢業另加一些實習日子,才隨他從倫敦飛往珀斯履職,卻望不到女友願意婚盟。
……仔可以先誕生,婚?隨緣,日後再算。六年下來一女一子四人家庭樂也融融,子女都隨父母兩邊加在一起複姓,日子相安無事。
姐姐本來較傳統,非常希望結一個累得人仰馬翻婚禮,誰知未婚夫父母患病,需長期治療,這期間辦喜興不大好,又想在廿歲完結之前生仔,見妹妹Partner關係良好,小姨甥倆健康快樂,雙方家長毫無異議,決定效法妹妹,不用走進教堂也不搞大喜慶,房子買下來,一起收拾各自兩喼行李,牙擦牙膏,搬進去,年多之後兒子誕生,至今快一歲,生活快樂並不因缺少一紙婚書或一個婚禮派對而覺有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