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牆醫語: 青少年膝蓋骨脫臼

無牆醫語: 
青少年膝蓋骨脫臼

膝蓋骨脫臼俗稱「菠蘿蓋甩骹」,佔整體膝傷病例約百分之三。一般人會以為患者多是長者,其實更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當中以年輕女性比例較高。
膝蓋關節由大腿股骨、小腿脛骨及俗稱「菠蘿蓋」的髕骨等組成,膝蓋骨疼痛除了因年紀漸大,自然磨蝕外,亦發現多由於運動創傷或韌帶鬆弛引起,部份患者更是年輕人,他們的膝蓋四頭肌和內側斜肌運動量明顯不足。膝蓋的四頭肌和內側斜肌用來固定膝蓋骨,當肌肉力量不足時,有機會令膝蓋骨不正常向外扯,偏離正常位置。患者的膝蓋會呈輕微屈曲狀,關節積血導致明顯腫塊。情況嚴重更有機會傷及內側髕骨或股骨外髁,出現發炎及疼痛。

復發率達七成

不少年輕人少做運動,肌肉得不到適當鍛煉,正好解釋為何青少年膝蓋骨脫臼個案有上升趨勢。女性天生韌帶較鬆,加上運動量較低,突然間的劇烈運動容易導致膝蓋骨脫臼。年輕患者當中大部份是女性,尤以12至16歲為多。
醫生多會為早期膝蓋骨脫臼的患者以支架固定膝蓋,復位後再做物理治療,強化其四頭肌及附近肌肉,亦會為患者進行放射檢查,觀察關節有否骨折。如患者出現軟骨損傷,則需及時以手術治療,否則膝關節有機會永久傷害,影響日後活動能力。一般膝蓋骨脫臼,患者約有兩成機會復發,但有醫學文獻顯示復發率可高達七成。
當有反覆脫臼情況,需要即時停止運動,有需要時要進行手術。醫學界普遍採用重建內側膝蓋大腿韌帶手術,治療反覆性膝蓋骨脫臼。基督教聯合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過去8年,為多名患者進行以上手術,成效良好。預防勝於治療,平日注意避免膝關節長期勞損,亦應適量運動,強化膝蓋內側四頭肌。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副顧問醫生方子明
隔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