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擬徵離岸準備金 遏人幣炒賣

人行擬徵離岸準備金 
遏人幣炒賣

【本報訊】為進一步打擊沽空人民幣活動,人行擬調控離岸資金市場以增加投機者炒賣成本。外電引述消息謂,人行將於下周一(25號)起,向境外人幣參加行,存放於內地代理行的人幣存款,按內銀做法實施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政策,而參加行經本港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賬戶,再託管存放於人行深圳支行的閒資,亦需按例實施。財資界相信,今日離岸人幣拆息,無可避免將受影響扯高。
中銀香港人民幣業務處主管楊杰文表示,注意到人行徵收存準金的政策,正在了解細節中,作為清算行,中銀會與內地有關機構及金管局溝通,制訂收取存準金的細節安排,並及時通知各參加行,該行亦一直關注流動性管理要求,未來會嚴格遵照新政策的規定執行。

商業用家隨時受影響

過去離岸人幣參加行,並無實施存準率做法。一大行財資主管估計,人行此舉是調控離岸外滙市場及資金池,進一步分隔離岸與在岸貨幣市場,增加投機炒賣成本;但即使是純商業支付,銀行亦需預留一些存款在清算行賬戶內備用,故傳聞若屬實,商業用家亦會受影響。
存款準備金設立,是央行調控市場流動資金工具,亦確保銀行貸款不會超過存款數目,保障銀行有足夠資金供客戶提款及支付清算。經去年4次降準後,人幣存準率現為17.5%,即銀行每收取100元(人民幣.下同)存款,17.5元要存入央行,比率越高代表當局越要收緊市場流動性,反之即「放水」。銀行存入存準金後,只收回人行1.62厘利息,超額存準金則收0.72厘。
路透社及彭博引述人行文件指,下周一起,境外銀行存放境內代理行的人幣存款,須執行存準率政策,港澳地區人幣清算行──中銀及中行(3988)澳門分行,存放於人行深圳及珠海支行清算賬戶內閒資,亦實施有關政策。

港人幣參加行逾200間

另一交易員估計,人行若連境外參加行亦要繳存準金,可能有境內代理行,利用境外參加行的存款,在內地拆出過多貸款或進行跨境投機活動有關,故人行要堵塞漏洞。
本港人幣參加行逾200間,不少成員行為海外銀行,故無論港銀、新加坡或倫敦等境外銀行,均會受新措施影響。金管局發言人表示,不就市場傳聞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