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渣馬風雨大、選手多,垃圾的份量也不遑多讓。昨首批全馬跑手鳴槍出賽後,尖沙嘴彌敦道起跑線的200米賽道上,即棄雨衣、膠袋散落一地,選手容易滑倒,賽道兩旁的草叢亦淪為紙巾、雨傘袋等垃圾重災區。另外,跑手在補給站喝水後,紙杯在賽道一旁堆成「垃圾山」,可謂環保災難。
耗2,400紙箱裝選手包
除了紙杯堆成垃圾山外,主辦單位預備大批選手包,每個紙箱約放到30份選手包,以今年逾7.3萬人報名推算,料大會需用上逾2,400個箱,拆箱後紙皮在堆起另一座「巨山」。高威林昨稱,已安排回收商清理紙皮,膠袋則運往堆填區棄置。
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主席劉耀成認為渣馬主辦單位對回收無甚概念。他表示紙杯在製造時摻雜雜質,一般無法循環再用,十分浪費,建議大會鼓勵跑手自攜空水樽裝水。劉指,早前舉行的國際七人欖球賽舉行時嚴格分類膠杯等廢物,促渣馬下年可參考,避免加重堆填區負擔。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