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我肥】加大碼都靚得起

【我知我肥】加大碼都靚得起

吳詩雅(Makayla)是個子小的肥妹,染一頭金髲,塗鮮色口紅,衣著搭配講究,一看便知是愛美之人。今年才廿三歲的她,2014年已於網上創立自家品牌,專攻大碼時裝,希望讓一眾肥妹仔時尚起來。

Makayla每次也親身上陣,為品牌當outfit片段的模特兒。

不唸時裝只因一個字:肥

Makayla愛甜食,小學已經發胖。親戚聚會,她的身材往往成為話題,家人又常勸喻減肥,她都聽慣了,不太介意。不過身材也曾令她放棄心儀學科:「當時覺得讀時裝設計都是美和瘦,兩樣也與我無關,所以想讀也沒選,現在回想也後悔。」但Makayla始終對時裝充滿興趣,結果誤打誤撞,給她開創了大碼品牌。

(網上圖片)曾有本地時裝設計師,指大碼時裝是惡夢和自欺欺人。

自己大碼自己造

大碼時裝非新鮮事,但肥人要選合身又時尚的衣服仍是難題,Makayla以往便常感氣餒:「大百貨公司是有,但不是亞洲人身材,故衣不稱身。有的是穿得下,但手臂和肚腩位卻勒住。」不甘選擇少,她把心一橫自製大碼衫,還開網店售予其他重磅女生。由於家人從事製衣,在內地有設廠,她便每星期北上與打版師商討構思及取貨。她又親自當試身短片的模特兒,無懼網民評頭論足,「我首先要自己不要怕,才能令其他肥妹覺得她們也可以穿得漂亮。」

外國大碼興起 香港有無市場?

歐美大品牌如瑪莎、Ralph Lauren等,早已提供特大碼,有些品牌如Evans還專攻12碼以上,而且絕不是俗氣款式。反觀香港的大碼市場仍落後一大截。對於市場前景,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吳文正副教授不感樂觀:「香港肥人還未算多,在商言商 ,既然市場不大,我們當然先照顧最主要那群人。」然而,根據衛生署2014年的調查,有近三成女受訪者屬於超重甚至肥胖,市場其實不算小。再者,Makayla的網店現時營業額已達每月兩至三萬,可見應有潛在市場。

肥人終需屈服?瘦才是皇道?

肥人市場被忽視,難道時裝界不認為肥都可以漂亮?吳教授有如此見解:「肥人絕對可以穿得美,但背後的道理還是盡量包裝他們,達至我們本來喜歡的美學,即是盡量把他們變瘦。」就連專攻特大碼的Makayla ,設計也是以顯瘦遮肥為主:「會用A型一點的,不會那麼腫脹。手袖也是用正常袖,因為蝙蝠袖斜下去令手臀更加肥,而且不會太多花巧,累贅反更顯肥。」

難道肥人始終要服從於瘦的美學,遮掩贅肉嗎?數年前,有本地時裝設計師甚至於網上發表公開言論,形容大碼時裝是場「惡夢」,而肥人走天橋則像「走河馬步」,更直言肥人自以為穿得好看是自欺欺人,要好看必先減肥。一個時裝業者以一己標準,把肥胖人士貶得一文不值,居然未有惹來網民炮轟,也許足見香港肥胖平權之落後。

問及Makayla平常怎樣面對人身攻擊,她說:「大家都是平凡人,瘦的肥的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你過得了自己那關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