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見報日就是渣打馬拉松比賽日,在面對政治、經濟、樓市等全面低氣壓的情況下,渣馬能否令人更欣賞香港實在成疑。不過,很多事情都有兩面,當全民都開始相信樓市轉勢之時,有志上車的人士就要開始儲定錢,靜候入市時機。
世事無常,湯文亮去年發表「細價樓爆煲論」,由去年被指吹牛到今年陸續獲得讚賞;社會由去年年頭的「有樓先嫁」,到今日開始擔心樓奴的財力,都印證着變幻才是永恒這個道理。
從前樓宇價值被地產代理「吹得燦爛」,除了居住,還是身份象徵、投資升值首選,即使劏房也昇華至千萬身價,新居屋即使再差也被搶購一空;到了現在風水輪流轉,一手豪宅流標或要減價才獲承接,多個新盤錄得撻定,不少二手樓要劈價才有承接,六位數二手公屋亦開始重現。
不少股樓名家都估計樓市不會跌超過15%。不過,專欄作家高明在某紙媒上的一句「買樓係投資,啲人升先會想買!」才是重點。從前香港人相信香港長遠不斷變好,所以即使樓價屢創新高,仍願以畢生積蓄築起血肉長城;如今香港的法治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脅,主流香港人開始對香港前途失去信心,這個轉變也許會令更多人攜同資金逐漸離開,對香港經濟與樓市帶來重大不穩定因素。現在打算置業的朋友,要留意「早買早享受,遲買平幾球」的可能性。
兩年前,友人曾笑言本欄於跌市時可以介紹「如何用四百萬住一千呎」,這個笑話數年後也許成為新常態。
地產小子
http://propertykids.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