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報多年,發現能夠將殺人案昇華為國際趣聞的,就只有俄羅斯人:三年前,兩俄漢排隊買啤酒時聊起德國哲學,齟齬不合,一人竟對準另一人頭部連轟數槍;前年兩個俄國好友邊飲伏特加,邊談文體優劣,一個堅持詩歌才是真文學,一個推崇散文,愛詩的那位就憤然捅死他的朋友;去年尾有俄國病人踢了護士一腳,醫生得悉後,當場就一拳打死病人。最近又看到網上一段震驚十三億人的短片,拍攝俄警執法,可以徒步追上違規行駛汽車、赤手擊碎車門窗將司機拖出,甚至飛身踢爆車頭玻璃逮捕疑犯。但你越知道俄人有多彪悍,就越會覺得鄧劍娥的故事難以置信:她竟以一人之力抵抗俄軍,救了全村的人。
劍娥生於光緒年間,幼而好劍,先祖是鄧鳴謙,精通劍術、槍法。鄧氏世代以鏢行為業,娥父鄧魁也是鏢師,曾為里人逐馬賊,後遭馬賊伏擊,在劍娥十四歲時中槍喪命。劍娥年紀輕輕繼承父業,客人質疑她,她就立即站在馬上槍擊空中鵰鶚,劈啪劈啪一輪,居然彈無虛發,率皆貫目,技驚四座。做了幾年鏢師,劍娥很有遠見,心知鏢行是夕陽行業,就對母親說:「今火器甚行,武技漸靡。盜之器械皆精於我,現惟以情誼名譽羈絡之耳,倘有不受羈者,吾父之禍可懲也。今所蓄已可自活,盍改途乎?」(翻成我們的口語是:「火槍越出越勁,功夫已經out啦。啲賊嘅火力勁過我哋,依家只係俾面我,如果有人唔俾面,我就隨時好似老豆咁橫屍街頭㗎啦。依家已經賺夠上岸,轉行好唔好?」)劍娥老母當然同意,於是她們投資房地產,在奉天西關外買了塊地,過着悠閒的退休生活。
好景不常,一九○○年八國聯軍,俄兵南下,劍娥帶着老母到田野避難,但老人家恐惶交迫,旋即病故。未及安葬,俄國已大軍壓境,四出俘掠。剛才忘記介紹,鄧小姐除武功好、識見高之外,還是美女,簡而言之,即今天所謂人生勝利者。俄國佬殺到,將領一見這漂亮的中國安琪兒,立令眾兵勿動,他自己則孤身上前。劍娥知他來意,就說:「你抱得起我,我跟你走。」那將領會說中文,一聽見立即如狼似虎撲向她,劍娥竟紋絲不動;他於是退後幾步,再驟然衝前,那碩大的身軀向劍娥直壓下來,但劍娥粉腮含笑,整個身子卻如老樹盤根,完全不為所動,將領連吃奶的氣力都用上了,還是抱不起她。
不一會,劍娥心想被這臭男人無端拉拉扯扯,不由得怒氣勃發,乃運勁稍一振衣,那魁梧的俄將即如滾地葫蘆般被甩出十步之外。他不禁老羞成怒,乃大叱一聲:「上!」從卒立功心切,蜂擁而上。這場面委實匪夷所思:只見數大個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漢,重重圍住一個看來弱不禁風的少女,也不見她怎麼出手,但任誰稍微靠近,就被她電光火石間擊倒,所有人都看得呆了。那俄官無計可施,只好亮出小手槍,又不忍心立即打死這佳人,劍娥乘他猶豫片刻,箭步趨前,右手奪槍,左手已抓住俄將,他還沒來得及反應,但覺一股巨力朝他身上排山倒海而來,已被劍娥擲倒於地,霎時動彈不得。劍娥一隻腳踏在俄將身上,他和眾兵只好苦苦哀求,其他俄兵聞風增援,須臾圍數十重。俄將伏地高呼:「慎勿妄動!現在只能議和,否則第一個死的是我!」劍娥左槍右劍,四顧狂笑。俄官妻子是軍中看護,聞丈夫被執,連忙趕往求情,再三乞哀,劍娥令將領立誓,就放了他。俄將經此一戰,心膽俱落,率眾撤退。此村得免於難,實賴劍娥一女子之力。
其後劍娥跟將領夫人相交,更給隨軍俄國女子教授劍術,改俄裝,跨鞍馬,日從俄營馳騁往來。俄國以戰勝國自居,常欺侮中國人,劍娥儘管宇宙最強,但明白一個人不能改變全世界,只好啞忍。她利用自己的絕技,混入敵方陣營,致力於networking,甚至大搞「深耕細作」,籠絡俄軍的異見人士。其處亂世之道,一言以蔽之,曰: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據說她只花數月已學會俄語──聰慧、漂亮、勇武,還是語言天才。她後來嫁了一個文武雙全的波蘭男神,辛亥革命後隨夫定居波蘭,臨走前告人:「此去求於三年內以異國人為波蘭第一任女大總統。」像劍娥這樣的一個女子,假如她活在香港,也許是最稱職的特首。這當然是夢話。現實只有港女或女神,沒有女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