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施政報告表明 不保證樓價不跌減辣無望 磚頭股新形勢

投資導航:施政報告表明 不保證樓價不跌
減辣無望 磚頭股新形勢

施政報告出爐,除了狂loop超過40次「一帶一路」外,焦點其實還包括明確表明不會保證樓價不跌,樓市「減辣」無望,市場估計樓市或要跌逾兩成,港府才會出手。雖然市場早已看淡樓市,然而今期「投資導航」綜合四類地產相關板塊分析,認為磚頭股縱吹逆風亦非全然悲觀,可以留意建築及房託股機會。

上周三公佈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梁振英明言「政府有責任供應土地及公營房屋,滿足市民需求,沒有責任保證樓價只升不跌」,並指樓價「不應靠人為的短缺維持高企」,意味「減辣」無望且要供應持續。

四類地產相關板塊,建築及房託股較樂觀。

重申供應持續

報告重申未來五年公營房屋供應有9.71萬個,包括7.67萬個公屋;未來3至4年一手住宅供應8.7萬個。
不過,多間大行不約而同認為報告對樓市影響只是「中性」,包括花旗、高盛及瑞信。花旗表示,報告並無任何正面或負面驚喜,對物業市場影響屬「中性」;瑞信則指報告沒有驚喜之餘,亦令原本預期樓市政策放寬的投資者失望。
至於高盛則特別提及,政府的土地供應進度未見到明顯成效,但是未來3至4年的私人房屋供應卻指有8.7萬個,較2012年中估計的7.4萬個增加,暗示對達標存疑。

勿期望小陽春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亦指「唔覺得佢講咗啲咩嘢」,但按現行目標看未來每年有2萬個住宅供應,相對每年2至3個住宅需求,勉強可說是供求平衡,但估計本地經濟及息口走勢才是主導樓價重要原因。他相信當本地樓價大幅調整超過兩成時,港府才有「減辣」機會。按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截至今年初樓價整體已較去年9月累跌近8%。
另外,市場有部份分析正期待樓市小陽春,花旗指出,買家情緒自去年7月起維持疲弱,相信被壓抑的需求已一直積累,料在傳統旺季,即2月農曆新年後,購買力將會釋放。不過沈慶洪認為,今年環球滙股市場的開局都極差,農曆新年前即使「有錢都未必會買樓」,認為小陽春出現的機會不大,市場期望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