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醫學界視肥胖為全球健康問題,政府、學校都要合謀對策。關心大眾健康無可厚非,然而公眾教育也可能加深社會對肥胖人士的偏見。據美國研究顯示,職場是其中一個肥胖歧視最嚴重的地方,肥人在薪金、職位、晉升機會等方面待遇都普遍較差。我們找來三位不同專業的肥仔肥妹,分享職場上被歧視的經歷。
舞蹈員 :落選理由是「衣服不合身」
Nicole,舞者,七年資歷,去年獲欣宜賞識為《你瘦夠了嗎?》 一曲伴舞,表現備受肯定。
她唸書時已因身形被開玩笑,有花名喚作「肥婆蘭」,而她總是一笑置之。惟別人因身形而低估她的舞技,甚至錯失表演機會,卻令她耿耿於懷。Nicole憶述,有舞蹈學生初來上堂即上下打量她,並出言嘲諷:「這所舞室可以胡亂找人開課的嗎?」她慨嘆,瘦削女生在這一行總是佔優,欣宜會挑肥胖舞者拍MV只能算是例外。她曾與身形苗條的友人一同面試表演,二人錄畢跳舞片段,面試者便以衣服不合身為由,棄選Nicole。「事前你沒有跟我說尺碼要求,然後跳完便不理我,我乾坐了半小時,那刻我很想哭。不是跳舞而已嗎?」Nicole說起仍顯怒氣。
記者:坐飛機變「被非禮」
Tony,《果籽》記者,入行十七年,常到外地搜羅最新電子產品,並想出千奇百趣的測試方法。重三百磅的他經常乘搭飛機到外地採訪,可是飛機座位狹窄,手臂都不知往哪裡放,不但坐得辛苦,也每每令他尷尬:「有次空姐派餐經過,臀部剛好撞到我的手,她盯大眼望著我,以為被非禮,其實我還未瞓醒﹗」當時另一位空姐見狀,更以借勢以餐車撞他的手,看來是要為同事報仇,撞完也沒說一句對不起,令Tony百般無奈。
設計師 :一直在推廣「瘦」
肥峰,時裝設計師,十三年資歷,現為服裝顧問,又與好友於網台主持節目《形棍夢工場》,笑談時裝與時事。肥峰形容自己是幸運兒,恰巧身邊都是好人,未遇過明刀明槍的歧視。他又笑言懂得「掩眼法」遮掩贅肉,不至於太走樣,而且幕後工作不重樣子,故較少不公待遇。可是他卻觀察到整個行業是忽略肥人需要,「市場一直推廣瘦,肥人想找一件適合自己的衣服,穿得時尚一點是有難度。」
肥唔一定輸蝕
根據台灣調查,老闆喜歡聘請瘦子的主因是增進工作效率及顧及公司形象,顯示他們覺得肥人手腳慢、較懶惰以及予人負面印象。然而Nicole、Tony及肥峰都不認為身形與工作能力有關。Tony表示,他豐富的工作經驗令他效率比年輕記者高,而且肥頭大耳的形象能令被訪者降低戒心,更加暢所欲言。而一向緊貼潮流的肥峰,早已察覺新趨勢,「現在外國也流行一種身型叫DADBOD,意指中年男人有肚腩但仍很型格,是一種型態。」Nicole更自信表示:「肥又跳舞得厲害的不多,我們踏上台便已經霸氣很多!為什麼不試試起用肥人呢,其實我們都可以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