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死在中式葬禮 - 曾志豪

寧願死在中式葬禮 - 曾志豪

「老婆,能說大吉利是的話嗎?」
「甚麼事?」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的葬禮是中式。」我頓了一頓,細心看着道士舞劍,眾人搖鈴、吟誦經文,「因為很熱鬧。」
我和老婆坐在靈堂,她努力摺金元寶,我好奇的觀賞那一連串的道教喪葬儀式。朋友的父親故世,女婿是某企業的老闆,算起來便是企業老闆的外父過身,因此整個葬體隆重風光,排場宏大。單是道士祭壇便有整整兩座,掛滿了五彩斑斕的刺繡,上面是道教諸神的畫像。道士們制服整齊,分為紅衣和黃衣兩組,不知誰更高級。
他們時而吹奏敲擊各種中樂,時而唸唸有詞唱經文,偶然還有人吹響類似法號的樂器,低沉雄厚的「嗚嗚嗚」聲響;如果閉上眼,你以為置身南非世界盃的賽場,觀眾忘形吹響樂器「嗚嗚些啦」。
中式葬禮最大特色,便是讓你沒有一刻能安靜沉思,各種的音響、祭祀的活動,讓死者家屬無比忙碌。
你剛剛「家屬謝禮」迎接來賓,還未坐下,道士又要你出去抱住金橋銀橋做儀式。那些儀式在外人眼中,其實頗有趣。例如家屬要圍住金橋銀橋轉圈,每人還要提舉金橋銀橋,像搗衣舂米,再悲傷的孝子也會暫時被這些繁複的儀式所吸引而忘記傷痛。
最讓人驚喜的,便是靈堂設有熱湯熟食供應,肚餓便到接待處盛一碗滿滿的雲吞暖胃。這樣的場合,何等熱鬧生動?
西式的葬禮,安靜沉思,陳設簡潔,白布輕紗,鋼琴哀樂,擺明便是要你哭泣。我喜歡熱鬧的中式葬禮。
最重要是,中式葬禮總會掛有各種的悼詞條幅,無一不是稱讚歌頌離世的人。
一個人死後可以得到許多讚美之詞,但生前,我們又能聽到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