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吃素,館子的豆腐、生根、腐球、雜菌、素丁、竹笙、香菇等菜式都愛。M掀菜牌,見到一道,雙眼放光:「很久沒吃上這個,一於點香酥芋泥鴨。」
我也想吃芋泥,芋頭很香,且素菜即便油炸,只「裝扮」成一隻鴨,應該不會太膩,有些食肆則會扮魚。
M很期待:「我最喜歡泥鴨了!」
把「香酥芋泥鴨」簡化成「泥鴨」,會不會懶了點?笑得我,這不能亂喜歡,因為「泥鴨」好葷。
世上有人叫雞也有人叫鴨,「泥鴨」就是指那些較低下層的農民、工廠男、地盤工、水電工之類,粗獷壯碩肌肉型的鴨,帶鄉土泥味,對比俊朗溫柔手法細膩的便屬奶油鴨。為了滿足男女客人需求,泥鴨也很費勁。在深圳一帶搵食,他們皮膚黝黑其貌不揚,卻有過人之處,以憨厚老實純樸作招徠,寂寞師奶和大愛同志都憐惜貧農陷沼下海之痛苦,中伏了,也有遭泥鴨以交歡短片勒索的新聞……
香酥芋泥鴨上桌了,大家揶揄那叫鴨之人,氣死她。
不過素的真的不及葷的美味,因為正宗的會加豬油、金華火腿、臘腸碎,還把芋泥抹在鴨肉上才炸的,烹調也講工夫,是討喜的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