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標記十多個地盤僅聘一水喉匠

何標記十多個地盤僅聘一水喉匠

【公審鉛凶】
【本報訊】啟晴邨及葵聯邨二期水喉分判商、何標記董事總經理何文標開始在鉛水聆訊作供,他在聆訊上力數持牌水喉匠制度的缺陷,又指鉛水事件前,持牌水喉匠主要工作只是在工程開展及結束時簽署文件,以其聘用的林德深為例,是以自由身工作,可同時為多間公司及項目的水喉匠,而何標記同期的10多個地盤,只聘用林德深。
何文標指最初以月薪制聘用持牌水喉匠林德深,但因對方「經常唔見人」,水喉匠工作又不多,後改為按項目計薪,做法在行內普遍,一名水喉匠可能同時為多間公司及項目的水喉匠。

稱主要工作簽文件

聆訊委員黎年質疑,何標記同期10多個地盤,是否只聘用一名持牌水喉匠即林德深,何指鉛水事件前,持牌水喉匠「冇咩嘢做」,只在工程剛開始時填寫表格,兩至三年後工程完工,便通知水喉匠視察,並簽署呈交水務署的表格。委員會代表律師石永泰追問,即是水喉匠只需在工程開始及結束時工作,何回應「理論上係,不負責任嘅話」,又指事後回想只有一人是不足夠,現亦已聘請更多水喉匠。
早前聆訊上質疑會否有人為節省成本而使用錫條。何文標昨在庭上列出使用錫條及錫線的成本,何表示,雖然已證實含鉛的錫條較便宜,但因消耗遠高於FRY無鉛錫線,故使用錫條其實較貴。使用錫條的啟晴邨及葵聯邨二期每單位焊料成本分別為91元及74元;採用錫線的水泉澳邨則為64元。他強調每個單位的水喉工程成本約一萬元至一萬五千元,焊料成本所佔比例微不足道,選用錫條絕非為節省成本,而是因錫條熔點較低,於工人而言較便利。
當何文標被問到對於含鉛焊料的認知時,他表示未聽過「鉛中毒」,更指去年7月爆出鉛水事件時,他並未意識到與自己有關,還向職員反問:「含鉛咪含鉛,我哋做水管,含鉛關我哋咩事?」
■記者袁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