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藍籌逾四年最平!離岸人民幣市場波動,港股昨受波及反彈乏力先升後倒跌,失守19800點,累計今年已瀉一成,再創逾兩年半低。不過,恒指市盈率(PE)昨亦同時跌至8.7倍,較去年股災低位更便宜,並為歐債後最低水平。有長線基金承認即使短線大市未跌夠,惟目前的確是物色長線投資的機會,但先決是避開中資股。
記者:何仲豪 林靜
恒指昨早段曾升242點重返二萬大關,惟動力欠奉下不久即掉頭下跌,收市倒跌176點或0.9%,報19711點;H指收報8439點,跌65點或0.8%。整體成交回落至771億元,惟「空軍」未罷休,沽空率連續8個交易日處於一成以上,昨再錄得12.2%的高水平,「好友」防線已再度退守至19500點。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0時半,恒指夜期一度重返二萬大關,最新反彈266點,報19963點,較現貨高水251點。
恒指本月累積跌一成
恒指及H指連跌兩日,今年累積跌幅已分別擴大至10.1%及12.7%,按彭博數據顯示,恒指PE昨進一步降至8.71倍,較去年9月底股災低位8.76倍更低,為歐債後最低水平。倘以每月平均計,本月恒指日均PE亦只有9.15倍,與08年海嘯及歐債時一度月均只有8.5至8.9倍距離收窄,逼近海嘯價。
市盈率為股價相對每股盈利的比率,數字越小,股份投資價值越吸引。至於H指昨日PE更低至6.25倍,創自2001年10月中以來新低,意味現時國企股較03年沙士及海嘯年還要便宜。
藍籌估值吸引,但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認為,人幣跌勢回穩但股市繼續受壓,反映市場投資意欲極淡,相信在人行出重招穩定滙價前,投資信心也不能輕言回歸,非短線低吸良機。事實上,大行摩根士丹利日前亦調整恒指預測,在基本情景下目標由24300點調低至23600點,最壞情況更可能跌至16500點水平,意味潛在跌幅仍有16%;廣發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范均明指,以估值計算恒指再大跌的空間不多,預料恒指今年會在18500點至19000點間上落。
不過,資金在充斥看淡後市聲音下卻有撈底迹象。追蹤恒指走勢的盈富基金(2800)昨跌穿20元後成交轉旺;內地投資者繼上月初後,再於過去3個交易日透過港股通大手掃入非中資概念的滙控(005),累計3日成交額,佔整體成交額約兩成,亦是該股繼上月初後再現北水買貨潮。目前滙控預測股息率近7厘。
本地電訊股 友邦 可吼
霸菱亞太區股票投資總監方偉昌表示,無論宏觀因素及市場氣氛都不是撈貨的機會,但作為長線基金目前已積極物色優質股的吸納機會,但人民幣弱勢會是考慮之一,能源及原材料等板塊仍會遠離。蘇沛豐亦指,若要長線投資可吼外幣計價及不受內地債務危機影響板塊,如本地電訊及友邦(1299)。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馬浩德亦認為,內地經濟結構轉型正為工業及國企留下可觀增長空間,加上日本以外的亞太區股市估值已屆09年初以來最低殘,以長遠投資價值看,將能抵銷內地經濟下行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