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委會改革的魔鬼細節(杏林覺醒成員 黃任匡) - 黃任匡

醫委會改革的魔鬼細節
(杏林覺醒成員 黃任匡) - 黃任匡

醫委會改革如箭在弦,知情者透露,政府將會吸納張宇人提出的方案,即將提出安插多四名委員入醫委會(即所謂4+0方案)。倘若立會通過,特首委任的醫委議席總數將會超過一半,屆時專業自主蕩然無存。將來特首一聲令下,輸入海外醫生的門檻,想降得多低就多低。受影響的不只是業界,更是所有香港人的健康。
為此,梁家騮代表業界提出反建議,同時提高選舉產生的委員數目,以維持委任和選舉產生委員的現有一比一平衡(即6+6方案),杏林覺醒對此亦表示支持。
不過,醫委會主席劉允怡接受傳媒訪問時說,若增加選舉產生的委員席位,會由在業界組織活躍的人員佔據,如醫學會、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和杏林覺醒等業界組織的代表增加,將來在會內表決時,會凡事撐業界。彷彿,包括杏林覺醒在內的醫生團體,都是維護自身利益的自私鬼。如此論述,未免流於片面,甚至有誤導公眾之嫌。
首先,增加醫委會內的非業界成員比例,是對公眾期望的合理回應。杏林覺醒一向支持,相信大部份的業界同僚亦不會反對。因為,多年來醫委會處理醫務投訴的效率和公正性備受質疑。因此公眾要求增加非醫生的醫委會成員,以改善「醫醫相衞」出現的可能性,實屬無可厚非。
現有28人的醫委會組成當中,醫生業界成員佔24席,非業界成員佔4席,比例高達六比一。針對這一點,「6+6」方案之下,醫委會內非業界成員的比例將會由現時的一比六提高至一比三(即10名非業界、30名業界)。此改變與張宇人提出的「4+0」方案無異(即8名非業界、24名業界)。非業界成員的比例同樣提升一倍,將會有效回應社會訴求。此舉不但能增加公眾對醫療專業的監察力度,長遠亦將有助提升專業服務水平,相信大部份業界同僚亦樂見其成。
問題在於,「4+0」的張宇人方案裏頭,新增的委員全數將由特首委任。這可說是魔鬼細節,也是我們堅決反對方案的原因。

特首委任過半勢損專業自主

劉允怡所言非虛。現時醫委會內投票時,結果不時僅差一、兩票。「4+0」方案一旦通過,特首親自委任的醫委議席總數將會超過一半,勢必嚴重威脅專業自主。將來選舉產生的委員將淪為少數派,醫委會亦將淪為橡皮圖章,惟有配合特區政府施政。例如討論降低輸入海外醫生的門檻等嚴重影響市民福祉的決策時,也只會是政府的一言堂。醫委會捍衞專業水平,為市民的健康把關的重要角色將難以維持,市民得到的醫療水準亦岌岌可危。
相反,「6+6」方案不但增加醫委會內的非業界成員比例,另一方面亦可維持委任和選舉產生委員的現有一比一比例,確保各方意見的平衡。回應公眾期望之餘,又不失專業自主,可謂兩全其美,醫民共贏。
可惜,有人硬是要挑撥矛盾,說新增的選舉產生委員「將來在會內表決時,會凡事撐業界」。似乎業界的利益就是要和市民作對。其實醫民矛盾乃是偽命題,我們的天職本來就是維護民康。我們撐的不是業界。我們撐的,是業界的專業水平、專業自主。我們撐的,是香港人的健康福祉。
不為別的,只因為我們是醫生。

黃任匡
杏林覺醒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