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指急瀉挾高股息率,隨時引發高息陷阱!人民幣年初急貶掀起恐慌,加上外圍股市未止瀉,觸發港股再挫3%兼跌破兩萬大關,今年首6個交易日已累跌近一成,同時帶挈恒指股息率上揚至7年高位,廣受食息一族青睞的內銀股股息率更抽升至7厘以上。不過專家提醒,內地經濟下行惹來企業盈利增長隱憂,投資者需注意公司能否穩定派息。
股息率4.3厘 7年新高
恒指上周創出四年半以來最差單周表現後未能站穩,昨跟隨外圍低開456點,相隔兩年半再告失守兩萬點,收市跌幅擴大至2.8%或565點,埋單報19888點;H指更跌340點或3.9%,收報8505點,成交增加至874億元。但淡友未見收斂,沽空維持在12.8%高水平,連續7個交易日處於雙位數。期貨市場略見回穩,截至昨晚8時半,恒指夜期報20029點,升86點,高水141點。
恒指及H指今年已累跌9.2%及12.0%,指數急瀉變相抽高股息率,目前恒指歷史股息率達4.3厘,已屬09年金融海嘯後新高,甚至高於2011年歐債危機、2013年中內地錢荒的低於4厘水平,若從股息率計算估值,恒指可謂海嘯後最低殘。然而,海嘯時恒指股息率高見6.7厘,若恒指重現金融海嘯時跌勢,並以股息率量度低位,意味指數仍有大幅潛在下跌空間。至於高息股只有更高息(見表),包括建行(939)在內的四大內銀,今年累計跌幅介乎7至10%,目前歷史股息率已悉數超過7厘,賭業股金沙中國(1928)股息率更高達8.3厘。
財經評論員曾淵滄提醒等收息的投資者,應該衡量股份能否穩定派息,特別是盈利前景被看淡的內銀股,能否維持其高息策略仍成疑,又認為「收息就唔好諗賺息蝕價」,可循派息紀錄優秀的滙控(005)及公用股入手揀選高息股,但對價值型投資者來說,現時並非「撈底」時機。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表示,不少收息股的股息率已屆歷史高位,但大市基本因素差,加上外資對中港股市欠缺信心而缺乏承接,「𠵱家都跌咗2000點,唔爭在等多幾百點」,建議投資者於19000點以下分段吸納收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