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做乜嘢】
【本報訊】原定於去年9月推行的「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因為爆出大埔劍橋護老院涉虐老而煞停。據了解,明日公佈的施政報告將會交代進度,院舍券試驗計劃預料會於今年第3季末推行。至於特首梁振英競選承諾的單肢傷殘津貼,則仍然未有定案,但會考慮優化現行的傷殘津貼制度。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預留8億元,原定於2015/16至2017/18這3個年度,合共推出3,000張院舍券,每張面值為11,685元,計劃採取「錢跟人走」方式,資助在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上、身體機能被評為「中度缺損」的長者,入住甲一級買位私院。
不過,社福界一直反對政府推行計劃,認為計劃違背了居家安老、社區照顧的理念,令安老服務市場化。
去年5月,大埔劍橋護老院發生涉虐老事件後,當局決定暫緩院舍券試驗計劃。其後政府委託港大顧問團隊再審視計劃的可行性,在加強監察方面着手。
單肢傷殘津貼未有定案
據了解,一直關注安老服務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不同場合都表示,推行院舍券是事在必行,而劍橋護老院事件也已經告一段落,院舍券試驗計劃不能再拖,對於有關部門「嘆慢板」非常勞氣。
消息透露,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會交代推行院舍券的進度。雖然計劃仍然需審視,但據悉,當局計劃今年首季會先向服務提供者如私院等推介計劃,兩方面同時進行,料最快第3季末推行,首階段名額不多於1,000個,先測試市場反應。
至於特首梁振英在競選政綱提出「容許單肢傷殘人士申領傷殘津貼」,據悉當局認為執行上有困難,因為不同程度的單肢傷殘,在工作及自我照顧能力上影響不一,難以釐定經濟援助標準,若過於寬鬆則會涉及龐大金額。
現時有逾13.3萬人申領普通或高額傷殘津貼,前者每月1,580元,後者則每月3,160元。申請者需被評定為嚴重殘疾,失去100%謀生能力,如雙目失明、下身癱瘓或弱智等。
消息指,施政報告會考慮優化現行的傷殘津貼制度,如放寬部份殘疾定義或程度等,為免單肢傷殘津貼「完全難產」。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