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財爺梁錦松近年有意無意為自己洗底,改善形象,曾在訪問中承認「少年得志,目中無人」,又指2003年因買車事件而離開政府,讓他有機會「反省」云云,以為他已經大徹大悟,誰知他又建議用普通話教中文,可見他心中只有阿爺,仍是沒有普羅大眾。
梁錦松選擇此時此刻提出普教中本來就不智,需知道「李波事件」仍在發酵,香港人對中央的不信任程度有增無減;加上目前年輕人與社會的主旋律是撐廣東話、撐廣東歌,就連準備進軍香港樂壇的內地歌手韓紅都好識做,指廣東歌不能滅;梁錦松此刻建議普教中,不是為港人添煩添亂嗎?
梁錦松提議普教中,其中一個原因是「唔係個個母語都係廣東話」,正常香港人聽到這句說話都會怒吼,即時想到梁太的母語的確不是廣東話。請梁錦松隨便走入一間本地中小學,數數有多少學生的母語是普通話吧。
再簡單些少,請他讀《唐詩三百首》,例如《春曉》、《靜夜思》,以廣東話及普通話各念一遍,哪種語言讀出來較押韻美妙,又容易背誦?
他1997年擔任教統會主席,回歸後幫政府推行母語教學,就是認為母語有助學生認識教學內容,何解今日又要求大家以普通話學中文,普通話並非香港大多數人的母語。何況現在大部份學校都有普通話課,我讀幼稚園K1的女兒,普通話發音肯定比我準確,問她提子,她立即講出葡萄。
若梁錦松的目的是鼓勵學生認識祖國,不如提倡學校加強中國歷史與歷史課,鑑古知今是永恒不變的道理。香港人經常被指無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熟識中國歷史。歷史不是死背書,而是讀人、讀事、學分析是非黑白。
很多政客近年落力進行形象工程,希望予人親民的感覺,加強親和力,可惜去到重要位就原形畢露。梁錦松如果真心想為民服務,請認真了解普羅市民所需所想,而非以自己圈子或階層作標準。
高C9
https://www.facebook.com/koc9n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