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譯名,《萬千星輝綁架案》雖然佔盡天時地利優勢,但呢期神來之筆不勝枚舉,論最精彩實在輪不到它。個人最偏愛《左一爸右一爸》,喜感如假包換撲面而來,馬上想起去年哈囉喂梁家神忽女蘭桂坊計程車摑母的一幕,據說當時她衝口而出疾呼「佢唔係我親生阿媽」,倒真吻合此片劇情。可惜戲裏兩個爭寵的老竇,並非越來越普遍的借肚同性鴛鴦,而是鬥法的繼父和生父,唯恐天下不基的我難免有點失落。亞軍肯定是camp到冇朋友的《傲慢與屍變》,之所以輸一個馬鼻,因為原題根本就很抵死,師爺只不過畢恭畢敬直譯,少了石頭爆出來的創意。然而話說回頭,能夠準確把片名搬進異國口腔也十分難得,譬如塔倫天奴美國南北戰爭西部片《The Hateful Eight》最近法國公映,譯成似是而非的《八條惡棍》便完全捉錯用神:自戀成狂的導演有意向費里尼看齊,人家有部《八部半》,他東施效顰將自己第八部作品稱為《乞人憎的第八部》,相信我,片中惡形惡狀的人物絕對不止此數。
另外險中求勝的《歡姐當自強》也譯得很好,令不過珍妮花羅倫絲電的非粉也為之所動,把心一橫決定捧場。奧斯卡大熱《The Big Short》譯《沽注一擲》,不知道是不是金融界術語,四平八穩得來不響口又毫無特色,和天馬行空怪招層出不窮的真身格格不入,縱使較千篇一律的行貨如《謎情追兇》有心思,從推廣角度看可算敗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也教人失望,彷彿將史上最牛的宣傳句之一「願力量與你同在」縮寫成「原力」,追隨數十年的老粉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