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立:司法覆核成良好管治指引

馬道立:司法覆核成良好管治指引

【法律年】
【本報訊】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列顯倫早前批評有人濫用司法覆核,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致辭時反駁,訴訟各方是否基於政治還是其他動機,對法庭來說無關重要,關鍵在於法律上是否有充足的理據,政府是否依法做事。大律師公會也批評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的司法覆核被嚴重濫用之說有誇大之嫌。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及特首梁振英接連指特首地位超然於行政、立法及司法3個機關之上。馬道立致辭開首就重申,《基本法》訂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人是凌駕於法律之上,「人人平等是法治的一個基本要素。能正確地接納這點,才算是能正確地尊重法治」。
馬道立續稱,大眾期望政府作出影響民生的決定時克盡本份、承擔問責,法院相關司法覆核案件的判決往往成為良好管治的指引。雖然訴訟過程偶爾帶來不便,但司法覆核維護公眾利益和社會福祉,其重要性「理應得到正確的肯定」。
馬又形容,司法覆核申請須獲法院許可方可提出,現時只有合適案件才會進一步處理,避免公共機構受不當、無理的纏擾。對於濫用之說,他在典禮後稱,現行法院許可司法覆核案的門檻「已經好高」,濫用之說屬政治評論,與法律無關。

譚允芝質疑馮煒光誇大

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譚允芝在同一場合致辭時,點名回應列顯倫稱,現時防止司法覆核被濫用的機制行之有效,無證據顯示有顯著濫用。
譚續不點名引述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曾稱近年濫用司法覆核例子罄竹難書,更指有大律師鼓勵訴訟再從中取利。譚反駁指,2014年的168宗司法覆核許可申請中,52宗有法援受助人,獲法庭許可繼續進行並有得到法援的僅38宗,過去數年司法覆核法援申請成功率維持約25%,佔整體援助金額約5%,質疑馮的指控有誇大之嫌。
譚認為建制與反對派的緊張關係或繼續引起各方濫用和勾結的憂慮,但正如終審法院前法官所言,「把不恰當動機加諸任何一方身上,並不能幫我們更有建設性地解決問題」。
譚承認兩地對法治概念的理解及表述有所差異,作為香港法律界一分子,更要爭取機會向內地同業及官員多加解釋,「最有說服力的演辯往往是透過冷靜而堅定的方式表達,總比尖酸潑辣的謾罵來得有效」。
■記者白琳、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