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幼園家長需補貼租金

三成幼園家長需補貼租金

【施政報告做乜嘢】
【本報訊】明日公佈的施政報告,將落實由2017/18學年起推行免費幼稚園教育。對於兩成租用私人物業作校舍的非牟利幼園,當局只會資助最多一半市值租金,差額需學生補貼,料三成學生因而需交費,消息指有學校全年需向每人收取約10,000元租金補貼。
免費幼教只適用於約760間非牟利幼園,各校將按學生人數收到政府資助,半日制每人每年資助3萬元,較本學年學券面值22,510元多33%;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學生的資助,較半日制分別多30%及60%,每人分別為3.9萬元及4.8萬元。

施政報告落實推行的免費幼教只適用於78%非牟利幼稚園。
許頌明攝

有學校年收近萬元

資助主要供學校聘請教師,按職位薪酬中位數2.5萬元整定,教師月薪由1.8萬元起,封頂為3.2萬元,主任、副校長及校長起薪再遞增4,000至10,000元不等,一級校長月薪封頂為5.3萬元。
現時78%非牟利幼園受惠政府租金發還制度、繳付零租金或象徵式租金;餘下22%因租用私人物業,如政府全額資助租金恐成業主提款機,當局提出只資助一半市值租金,或相等於按人數撥款所得的15%,以較低者為準。消息人士指約三成學生需補貼學校租金,最多一間需每月收取每名學生約1,000元,即全年要補貼約10,000元。
以大埔浸信會幼稚園為例,校方租用大埔浸信會物業辦學,前年需繳付468萬元租金,但獲當局全額資助。
該校上、下午半日制取錄466人,按每人可得3萬元資助計,校方可得約1,400萬元,其15%為210萬元,一半市值金則為234萬元,由於租金資助以較低者為準,即校方只得210萬元,資助與租金的258萬元差距由學生支付,平均每人每年需付約5,500元。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