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多次被批評無法兌現競選承諾,各項民生議題不斷「走數」。梁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將在周三發表,但他去年施政報告開出的「空頭支票」已最少有6張,包括推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要延誤一年、棕地發展無下文等。另外,梁聲言要將觀塘變成「聰明城市」,研究將「不包括土地」列入郊野公園,但全部皆為假大空,至今「得個講字」。
記者:廖梓霖、鍾雅宜
梁振英去年發表施政報告,承諾推出多項房屋和民生措施,1年過去,不少皆無兌現。房屋政策是梁振英施政的「重中之重」,去年他宣佈將新建公屋以低於市價出售予公屋租戶,名為「綠置居」,聲稱今年年頭推出。不過,項目未出爐已延誤,最快今年底才能推出,發售單位還要由1,000個縮水至860個。
上年施政報告聲稱研究發展棕地,即已荒廢或遭破壞的農地,至今仍然未落實任何計劃,市民連政府是否曾進行有關研究、內容也無從得知。及至上月民間團體「本土研究社」踢爆,本港的棕地面積達63個維園大,才發現不少可建屋土地一直被當局閒置。
梁振英去年亦承諾要將觀塘變作「聰明城市」,計劃增設智能交通燈,和研究提供免費WiFi網絡。但至今政府只美化了觀塘6組後巷、加闊行人路。
保育方面,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將不包括土地列入郊野公園範圍,但全年計劃紋風不動。去年更發生多宗不包括土地被倒泥頭、鏟地的事件,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政府在2013年時,指會在5年內將150幅綠化地為主的土地改劃為住宅用地,提供21萬個單位,但過去兩年只有46幅地成功改劃用途,可建單位亦只有41,100個,離達標有很大距離。
之前的施政報告還提出過活化大澳、梅窩等計劃,包括興建越野單車徑。目前為止,工程只批出顧問合約,完工日期最快也要本年底。前車可鑑,今年新一份施政報告,未知又會有多少張空頭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