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灣書店的文化追求(旅美作家 李劼) - 李劼

銅鑼灣書店的文化追求
(旅美作家 李劼) - 李劼

前些日子忙着埋頭寫作,很少放眼世界。直到上周才在網上看到香港銅鑼灣書店的林榮基先生失蹤的消息,同時又讀到友人林保華關切林榮基的文章,看到李波被失蹤的消息。於是,兩年多前的一幕清清晰晰地浮現在眼前。

富人文品味的老闆

一三年的秋天,我與內子,當時還未成婚,只能說是未婚妻,一起在香港度假。那天中午,在鼎泰豐吃過午餐後,來到銅鑼灣書店裏。上了樓之後,彼此分頭翻閱琳琅滿目的圖書。突然,一個瘦瘦小小的中年人,站到跟前,打量着我問道:「咦,你是李劼先生吧?」我楞了一下之後,馬上回答說是的。那人笑吟吟地自我介紹說:「我是這裏的老闆,姓林」。我正納悶他何以認得,便被他拉到收款台前。一看,那裏堆着厚厚一叠《中國文化冷風景》,還有厚厚的一叠《百年風雨》。哇,原來如此!
彼此交談起來方知,林老闆非常喜歡我的著述。他告訴我說,光是《百年風雨》,他就賣了兩千本。他又說,《中國文化冷風景》也賣得不錯。但他喜歡我的書,並非是因為賣得不錯,而是心有戚戚焉。那天的交談之中,我十分驚訝地發現,林老闆可不是一般的書商,也不啻是個性情中人,而且極有人文品味。他非常擔憂的不是政治層面的糾葛,而是將來中國的文化命運。他一再說,文化不復興是不行的,只有文化復興了,民族才會有希望。
那天談得極為投契。沒想到會在香港一個不起眼的小書店裏,遇上知音。這世上交朋友不難,得知己不易。能在港島得遇林老闆這一知己,真是心滿意足。因為與林先生的相契,使我對香港一下子感覺親切了,不再陌生。那天彼此一起照了相,然後依依不捨地道別。林先生還特意追着說道,以後再來,一起吃飯。
那次離開香港之後,內子尚在。她告訴我說,後來又去造訪過銅鑼灣書店。林先生還風趣問她,你怎麼還沒去美國嫁給李劼呀?趕緊去吧。聽了真是溫馨。內子還告訴我說,她聽北角森記書店的老闆說起過林先生,說林先生是李劼的骨灰粉。林先生曾告訴那位老闆,要是他有錢,一定會自己掏錢在香港給李劼出書。這份俠義心腸,實在令人動容。
後來大凡碰到有朋友去香港,我和內子都會介紹他們去銅鑼灣書店逛逛。書店裏擺着不少名著,包括《追憶似水年華》的中譯版,錢鍾書的《管錐編》,還有台灣新潮文庫的一些書。該店長期打五折,小本經營,艱難維繫。之後可能實在撐不下去了,才賣予他人。林先生就此從老闆變成了打工仔。
看到林先生失蹤的消息,怔了半晌,不知出了甚麼事。這麼一個兢兢業業於銷售人文書作的從業者,會觸犯甚麼天條?我關注着事態的後續發展,關注着銅鑼灣書店的遭際和命運。我期待着日後能有機會再度造訪香港,與有過一面之緣的林先生共同進餐,暢談華夏民族的文化復興。我相信,我的期待不會落空的。

李劼
旅美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