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熔斷機制後,中國A股終見反彈,不過在國家隊資金入市支持下,A股也只是僅升2%,未免太過力弱,也反映市場對後市信心相當有限,不敢大手入市掃貨。
溢價購信達有可疑
上周跌市,亮點之一是不少基金股被洗倉,如估值偏高的IMAX中國(1970)一度跌近15%。不過洗倉最徹底者莫過於中國生物製藥(1177),該公司突然宣佈按每股2.58元人民幣(即約3.05港元),認購中國信達(1359)19.08億股新H股,相當於後者已發行股本約5.26%及擴大後股本約4.99%,總代價為58.19億港元。
集團擬以內部財務資源及其現有銀行融資及正在安排之銀行融資撥付款項。此單交易,第一要鞭撻的是認購價較此前收市價有多達16%溢價,以當前市況,在市場掃入多多貨都有得買,有無必要溢價認購?而且是即買即輸,數額又特別龐大,根本是為公司放血。
一家藥物生產商收購一家收爛賬公司股份,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通告稱,雙方已訂立戰略合作協議,同意運用各自的專業知識及資源,在不同範疇開拓商機,並以醫療保健及人壽保險為主。
中生製藥表示,中國信達展示出強勁的財務表現,相信此策略性投資收購為其提供合理投資機會,為股東帶來持續且吸引的回報云云。看完此解釋簡直無言,我係股東的話,只會沽貨後永久與呢間公司切斷關係。
歐陽風
本欄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