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宅急變】4K電視好睇DD,裸眼睇仲立體DD?

【未來宅急變】4K電視好睇DD,裸眼睇仲立體DD?

【特約報道】在上周開幕的CES 2016(國際消費電子展),4K超高清電視機再次成為焦點。除了各電視廠商繼續主打的智能操作系統,今年各廠商亦紛紛加入HDR(高動態範圍影像技術),令超高解像度的畫面有更豐富的顯示效果。不過,再出色的顯示技術,還需要片源配合,才能夠發揮到實力。

全球4K大趨勢

在去年的CES 上,許多生產商都展示了4K超清藍光技術,甚至預計2015 年底前上市。不過,藍光光盤協會(Blu-ray Disc Association)在去年8月才正式落實4K藍光的業界標準,以致這個承諾並未兌現。

所以在今年的CES,各大廠商除了展出4K電視,亦展出了4K超清藍光光碟播放機。雖然,許多人認為4K串流視頻近年大行其道,例如Netflix於上周在香港正式推出支援4K的串流視頻服務,對用家而言,既無須收藏實體光碟,又可以隨時在不同裝置上點播。不過,受限於硬件運算和頻寬等因素,4K超清藍光技術在畫質和音響效果上,都較4K串流視頻有明顯優勢。對於追求高品質視覺享受的影音愛好者來說,4K超清藍光始終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且,華納兄弟將在今年發行多套4K藍光影碟,除了4K超高解像度外,這些電影也將支援高動態範圍(HDR)以及 Dolby Atmos 全景聲音效等效果,讓大家在家中也能享受如同在電影院裏的享受。而其他片商亦有計劃在 2016 年推出更多 4K 高解像度的影片。

在2010年,3D電視是當紅的新產品。(資料圖片)

在2013年,電視廠商開始推出4K超高清電視。(資料圖片)

在上周開幕的CES,加入了HDR(高動態範圍影像技術)技術的4K超高清電視機成為了新標準。(資料圖片)

4K電視以外,還有甚麼突破?

在2010年的CES,各廠商均大力推廣3D電視技術,並排山倒海地發表3D電視,而當中大部份採用了「主動快門式」及「偏光式」的眼鏡3D技術。不過,由於觀眾需要戴上沉重的特製眼鏡才能看到3D內容,而鏡片會令亮度大打折扣,長時間觀看後較易出現眼睛疲倦,再加上缺乏足夠的3D內容,雖然廠商一直致力推廣,3D電視至今仍未能普及。

近年,裸眼3D技術漸趨成熟。與眼鏡3D技術不同,觀眾無須配戴特製眼鏡,已可透過支援裸眼3D的電視上觀看3D內容,效果與近年推出的裸眼3D手提遊戲機接近。而本地有科研專家亦看準時機,開發支援相關技術的4K超高清裸眼3D電視,無論是用來觀看電影、體育賽事、音樂會節目還是玩電子遊戲,觀眾也可直接看到3D效果,而且觀賞角度高達120度。此外,觀眾亦可按個人喜好,自行調校電視所顯示的3D深度,以達到最佳觀感,讓客廳變成私人3D影院。

而科研專家亦明白到3D內容的重要性,於是開發出「2D轉3D的智能影視轉制方案」,透過雲端影像轉換系統,自動將2D內容轉換成3D內容,省卻傳統2D轉3D的龐大人手加工處理,比傳統製作所需的速度快六倍,令製作3D內容變得更輕易。

本地科研專家發明的4K超高清裸眼3D電視,無須配戴特製眼鏡亦可直接看到3D效果。

智慧生活@科學園

開放日期:即日至2016年年底
開放時間:早上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天天開放,包括公眾假期)
費用:全免
地點: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學園浚湖樓(10W)地下大堂

智慧生活@科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