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地圖導航App攻港 Citymapper着重實時資訊

英地圖導航App攻港 
Citymapper着重實時資訊

【訪問】
地圖導航手機程式競爭激烈,來自英國、成立4年已籌得投資千萬美元(約7,750萬港元)的Citymapper,近月進軍香港。
公司香港區總經理蘇頌禮坦言,該手機程式未有任何商業模式,「冇諗過點樣賺錢」,首要目標是收集更多數據及改善用戶體驗。
與市面上各式各樣地圖App比較,Citymapper着重實時交通資訊,用戶輸入起點及目的地後,程式即列出各類交通工具選項、班次、所需時間、轉車地點等。
該程式2012年首次在英國倫敦「上架」,旋即大受歡迎,並陸續推出紐約、巴黎等版本,香港為第28個提供服務的城市。
去年4月,公司完成首輪股權投資,獲4間初創企業合共投資1,000萬美元。負責香港業務的蘇頌禮坦言,公司至今沒有任何商業模式,「冇諗過點樣賺錢」,現時亦無意在程式內加入廣告或收費。他續指,冀先收集更多用戶數據,「將來唔排除任何合作、潛在收入渠道」。

包括紅Van 街渡資訊

蘇頌禮透露,公司花逾一年時間籌備香港版本,8月推出時已涵蓋主流交通工具,甚至紅Van、街渡等資訊,至11月時順應要求推出中文版本。他不肯透露香港區下載次數,但表示用戶反應理想,Google手機軟件平台顯示,Citymapper自推出至今被下載逾100萬次,Apple則沒有披露有關資料。
記者早前曾親身試用程式,部份的功能都算貼心,例如乘坐地鐵的時候,會提醒用家最佳月台的位置,亦能自動計算出步行、踩單車等能消耗多少卡路里,惟某些設計路線並非最省時,資料亦不算齊全。

指運輸署資訊落後

蘇頌禮承認,本港交通工具營運商大多不願分享數據,工作人員只能以人手方式逐間收集;公司亦曾經向運輸署「拍門」,惟署方資訊相當落後,「冇辦法,有時我哋都要自己估估吓」,以紅Van為例,班次、路線相當隨意,他建議用家使用後回饋意見,協助完善系統。

記者:鄭柏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