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網半年內兩度大改內容警「新」六七暴動史 為鬥委會開脫

官網半年內兩度大改內容
警「新」六七暴動史 為鬥委會開脫

【本報訊】明年是六七暴動50周年,警方半年內第二度大幅修改官方網頁相關內容。大部份去年9月被刪走的有關六七暴動內容重現,如「鬥委會」、「毛語錄」及「紅色肥貓」等。不過,最新版本行文刻意中性,如以「工會領袖」及「示威人士」取代「暴徒」;將射殺邊境警察的「內地槍手」,改為「槍手的真正身份眾說紛紜」。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新版部份內容避重就輕,但已較上一版本全面。警方稱更新後的版本更充實。
記者:朱雋穎

警方官方網頁中介紹1945至1967年變遷的內容,去年9月大幅刪改,包括多個關於六七暴動的關鍵詞,引起軒然大波。日前更新的最新版本篇幅大增,超過3,600字(未包括註腳),比上兩個版本都長逾1倍。增加的內容主要為數據資訊,如1948至1951年間有11名警員殉職、1956年暴動警隊編制演變、1967年拆彈數目,以及多個事件中的被捕及傷亡人數等。

左派遊行往港督府時揮動毛語錄。黑白圖片

示威者向防暴警察投擲雜物。黑白圖片

新蒲崗的人造花廠工人與防暴警察對峙。黑白圖片

「暴徒」改為「示威人士」

最新版本行文用字遣語刻意中性,又附加大量註腳,註明多件有爭議事件的出處。最明顯的例子是關於邊境五警被殺事件,去年9月版本以「內地槍手」取代「共產黨民兵」,最新版本則改為「槍手的真正身份眾說紛紜,有稱之為『共產黨民兵』、『大陸民兵』、『邊境村民』、『附近村民』或『中國內地的不知名槍手』」,並附上每個說法的出處。
上兩個版本「暴徒」出現次數較多,包括指稱遊行往港督府的人,以及在左校製造炸彈,及成立鬥委會者。有關內容在上個版本被全部刪走,最新版本則以「一些工會領袖」及「示威人士」取代「暴徒」字眼;又將製造炸彈的人及成立鬥委會的人,分別說明。提及有關說法時,更加上引號,列明為「有報導指」,似要為鬥委會領導開脫;關於支持動亂的富商「紅色肥貓」將子女送往英美升學的內容,亦特別標明為「有意見認為」。
上個版本被刪走的「鬥爭委員會」及「恐怖主義」亦已經補回,並更改為「港九各界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及「恐怖活動」。最新版本網頁在1994至1999年部份,亦大幅增加60年代後的編制演變,包括70、80年代越南船民、90年代持槍劫案的影響等;又加入新章節「警察培訓機構」,介紹警隊培訓人員的編制及演變。

劉銳紹稱避重就輕

年少時參與「反英抗暴」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去年怒批警方「掩蓋歷史,累死後代」,昨日表示最新版本用語較為溫和。他指上一個版本刪去很多不利當時左派的內容,引起大量當時執勤警員的不滿,這次修改估計可以令有關人士接受。不過,有關描述與已知公共事實比較,仍是過於避重就輕,有淡化敏感內容的感覺。
警方表示有既定機制,不時會檢討警隊公眾網頁內容,並由不同組別人員負責修訂和更新。警隊博物館諮詢委員會由警隊不同職級,以及單位的人員組成,包括外籍警務人員及文職人員。

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去年稱改官網暴動史只為精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