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起跑線 - 鍾尚志

海闊天空:起跑線 - 鍾尚志

要贏在起跑線上?
擅長馬拉松長跑的跑手,不會着意爭奪最接近起跑線的位置。君不見歷年馬拉松賽事,首先衝出,在彌敦道領先的,鮮有是最終能奪標的冠軍人物。其實大家心中都明白,以衝線的速度跑畢全程是不可能的。幾公里過後,體能、意志都已拼盡,領跑的人只能無奈地目送後來居上的跑手絕塵而去,自己能否完成賽事也是未知之數。他們得到的,只是在電視屏幕上領先的剎那光輝而已。
長跑者每次參賽所追求的,除了能跑出自己最佳的成績(Personal Best,PB)之外,還有一樣叫負均分(Negative Split)的東西。負均分的意思,是後一半的距離跑得比前一半快。一個42公里多一些的馬拉松賽事,若果後面那個半馬跑得比前面的半馬快,是代表體能和意志都分配得宜,潛能發揮到極限。
像我這等沒有運動天份,操練也不太勤奮的參賽者,能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已是大幸。起跑時我總喜歡站在最後的一排,最初的幾公里緩跑當作熱身。全程我會小心留意自己的步速,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因追逐而加速。
馬拉松的關鍵是最後的5公里。從西隧長長的暗斜跑上天橋是個測試。出了西隧,還有餘力,方可放開腳步。此時勝利在望,逢人過人,逢馬過馬,考驗一下自己能在到達維園的終點前能超越多少人,是跑馬拉松最愜意的時刻!
人生是場馬拉松長跑,別太注目在起跑線。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