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志明不幸患上了高毒性淋巴癌,並且有嚴重肺炎,病情危殆,醫生處方抗生素控制肺炎,又同時考慮盡快施行化療及標靶藥物治療,控制淋巴癌。志明病情反覆,需要在醫院深切治療部接受監察,除血壓、心跳、呼吸及血氧含量之外,醫護人員同時為志明記錄各項「進出」,包括飲食及靜脈點滴的總量及大小二便情況。
護士發現志明的排尿量突然減少(oliguria),醫生先用超聲波掃描查看志明小便後,膀胱是否仍有大量剩餘小便,顯示膀胱出口有阻塞,常見原因有前列腺肥大,亦可能由藥物引致,用尿管放尿,可暫時解決問題。
志明的膀胱內沒有發現太多剩餘小便,醫生推斷志明有急性腎損傷(Acute renal injury)的情況,引致尿量減少。腎臟功能惡化,未能正常排水和排毒,令體內電解質及酸鹼度水平失去平衡,屬危險狀態,可以致命。急性腎損傷有多種成因,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包括腎臟血流減少及泌尿道阻塞,腎臟易受藥物影響,嚴重感染亦同樣可以破壞腎臟。
志明確實有脫水情況,引致血壓偏低(hypotension),輸往腎臟的血量減少,造成缺血性損傷(ischaemic injury)。醫生處方靜脈點滴,補充體內水份,令血壓及尿量同時增加。醫生還要留意志明的心臟功能,心臟衰弱同樣可令血壓下降,尿量減少。單是補充水份未必足夠,必須對症下藥,例如使用多巴胺(dopamine) 改善血壓,才能恢復腎臟正常功能。
醫生亦為志明進行腎臟超聲波掃描,查看志明的泌尿道是否有阻塞情況,志明腹腔淋巴腺受淋巴癌細胞影響而脹大,壓住了輸尿管,阻礙尿液流入膀胱,引致腎盂積水(hydronephrosis),影響腎臟功能。泌尿科醫生利用內視鏡經尿道進入膀胱,把支架(ureter) 放入輸尿管,順利打通障礙。
醫生的一番努力之後,志明的尿量顯著回升,腎功能逐漸恢復,病情開始穩定,醫生計劃盡快開始標靶藥物及抗癌藥物治療,志明的淋巴癌仍有不錯的治癒機率。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