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街頭餓暈孤女發憤升教院

年幼街頭餓暈
孤女發憤升教院

【本報訊】餓倒街頭那年她7歲,身體受虐,留院大半年。父母判囚後,她寄居兒童之家逾10年,夜靜獨處,想起無親,也泛起恨意,「我係佢哋親生女,點解要咁對我?」幸成長路上社工扶持,發憤升讀大學,昨日獲社會福利署頒發最佳成就獎,活出彩虹。回望昔日,她不再掉眼淚,「我想人哋知道,我係一個堅強嘅女仔」。

童童(左)昨獲頒發最佳成就獎;旁為另外兩名得獎者阿欣及彭力行。何家達攝

「靠自己都活得好」

社署與東華三院合辦的「壯志驕陽」嘉許禮昨日舉行,表揚受社署署長監護的兒童及青少年;今屆有44人獲得獎項,其中22人獲頒最佳成就獎,童童是得獎者之一,她昨勉勵同路人,「就算冇屋企人,就算唔開心,都可以靠自己,都可以生活落去」。
童童今年19歲,在教育學院社會科學念一年級,也擔任宿生會主席。她7歲前的最後記憶,是在街上餓暈,醒來已在病床,由社署接管,從此不用再被父母傷害,但也再沒有一家人的經歷,每逢節慶,都是一個人或跟朋友度過,「家人係與生俱來,人人都有,但自己冇」。
童童由細到大都不喜歡在人前落淚,「小學時有段期間唔開心,但我冇同人講,自己喺張床度喊,好憎自己,喊得好辛苦」。記憶始終揮之不去,「唔明白點解屋企人咁對我」。在兒童之家成長,幸遇社工隨行,「經常鼓勵我,即使背景係咁,都可以生活得好好」;還自費讓她學習鋼琴,發展一技之長,鋼琴造詣現已達5級程度。

童童的鋼琴造詣已達5級程度。受訪者提供圖片

夢想當鋼琴教師

哭過後她漸放下怨恨,「好多嘢過咗去就算,再執着落去都冇用,只會自己辛苦」;社工的扶持還為她生命塗上色彩。她說英文科從不及格,成績徘徊在全級百多名;中四起醒覺要覓出路,發憤讀書,文憑試英文科考獲第3級成績,「用一、兩年時間去追,追得好辛苦」,終順利升讀大學。
小學六年級童童跟父親重聚,現時每隔兩個月見面一次,但父女關係始終陌生,沒有話題,她也沒打算同住,「我覺得好多嘢都返唔到轉頭,唔能夠完全地放低」。儘管隔膜仍在,但逐步走出陰霾的她,夢想是當鋼琴教師,正朝目標進發,「靠自己活落去」。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