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稱要「重出江湖」研究教育問題,又為自己與廣受批評的母語教學劃清界線,堅決否認母語教學是他建議,強調只是講出事實而非「洗底」,但他又力挺以普通話教中文,因為「唔係個個母語都係廣東話㗎嘛」。有教育界人士指,母語教學的確不是梁提出,但梁迴避自己任教統會主席期間,未有處理教學語言問題,又反對梁建議用普教中。
記者:呂浩然
梁錦松在1997年開始任教統會主席,其間前特首董建華硬推母語教學,梁昨出席一個有關學校發展的講座,就教育問題發表演講,演講開始不久他就說:「母語教學唔係我建議」,強調「呢樣嘢我堅決唔肯認,唔係洗底問題,而係應該將個源頭搞清楚再諗點樣再改」。
梁又指回歸前教統會已發表報告提出母語教育,行政局亦討論過,直至回歸後行會才拍板落實,「點解我唔肯認呢,因為我同當時嘅教育署長余黎青萍有過一定不同意見」。
不過梁錦松就表明支持普教中,「點解中文唔係用普通話呢?唔係個個母語都係廣東話㗎嘛」,認為實行普教中後,學生的寫作能力可能更好。
王永平:好危險嘅邏輯
梁錦松又提出希望港府對教育投放能達到GDP的4%,可是多年來都只有3個多百分點,遠比發達國家的5、6個百分點少。他又提到以往社會談論「獅子山精神」都是指「係要多啲搵食,希望安居樂業」,但時下青年已不用面對這些問題,故此他們開始追求自尊、自由、民主、法治等是「好自然,唔應該怪佢哋」。
前教統局長王永平及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均同意,母語教學並非梁錦松提出,但葉建源亦同時指出,梁任教統會主席時,刻意迴避處理教學語言問題,甚至教改實行時,亦未有認真處理母語教學出現的問題,反問若當時有作處理「係咪能夠去帶來改變呢」。
葉亦對梁提倡普教中的看法大表保留,指有研究顯示普教中成效偏低且不理想,未見得令學生的中文水平大幅提升,甚至影響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強調應將目標定為以合適的方式讓學生學好兩文三語。
王永平就指以廣東話教中文沒問題,「佢(梁錦松)講到母語教學好差咁,我又唔認同」,又批評梁的普教中言論指並非所有港人的母語都是廣東話就需普教中是「好危險嘅邏輯」,因為不能抹煞大部份以廣東話為母語的港人,故普教中並非母語教學。曾為教育界議員張文光也反駁梁的普教中言論,認為以往本港以廣東話教授中文科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