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好動之城】
街跑,就是在一般的街道上跑,接觸周遭的人和事,感受城市脈搏。過去一年,青年新政雙妹嘜游蕙禎及鄺葆賢,空降黃埔參選區議員,由零開始,兩位「外地人」逐漸跟社區建立感情、加深了解。早前,二人在其「主場」設計了一段街跑路線,走勻七大check point,更加身體力行,帶領一班年輕人藉街跑認識黃埔與紅磡的悠久歷史。
打正旗號大賣年輕活力的青年新政,去年成立後,派出九人以傘兵姿態出戰區選,結果只得一人當選。但是黃埔雙妹嘜鄺葆賢及游蕙禎卻贏盡人氣,鄺葆賢以39票險勝劉偉榮,成為黃埔西區議員;游蕙禎雖然高票落敗,卻因樣貌標緻而被網民冠上「女神BB」等稱號,為人熟識。
全程2.5公里 「跑」足兩小時
漫長選戰過後,當然要鬆一鬆啦!二人早前應社企「全城街馬」轄下項目「街跑少年」的邀請,參與今年新增、由各界代表為所屬地區設計街跑路線的「名人撐街跑少年」活動。游蕙禎家住旺角,鄺葆賢則住深水埗, 均非黃埔人,但是過去一年落區宣傳,逐漸建立感情,二人設計了一條由黃埔到紅磡的路線, 於大環山公園海旁出發,途經「黃埔號」,走入美食街、舊戲院及多座古廟,以家維邨作終點,全程2.5公里。嶺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游蕙禎表示,因為籌劃路線而對黃埔歷史加深了解,「對唔少香港人嚟講,黃埔係吃喝玩樂嘅好地方,但呢度其實存在唔少獨特嘅歷史,係好值得認識同回顧。」
有別於一般馬拉松,過程不時會因交通燈號及人多路窄等情況而放慢腳步,正是觀察身邊景物的機會。過去,因懶惰而沒運動習慣的游蕙禎,採訪當日就聯同大學時曾參加十公里馬拉松的鄺葆賢,與七位來自新界的中學生一同試跑,其間更擔當導遊講解沿途景點特色及歷史,最終於兩小時內完成任務。鄺葆賢說:「社區有好多歷史,街坊可能住咗喺區內一段時間而冇發現到,其實可以諗多啲,例如經過廟宇嗰陣,諗吓點解佢會喺度,身邊嘅歷史都好值得去認識。」
她們又說,參選時曾在清晨4時走到大環山公園海旁,與正在晨運的街坊交流,又曾推着手推車走上戴亞街的長命斜,像做負重運動,忙碌過後,便到民泰街飽嚐美食補充能量,「經過一段好長時間,街坊開始會向你分享生活上嘅問題同開心事,或者表達意見,點樣將社區建設得更好。」游蕙禎在旁說:「有時我哋只係一兩日冇落嚟,都會突然諗起,不如過嚟黃埔睇睇,過嚟食餐飯都好。」
至於以黃埔作為名人撐街跑少年的第一站,對於全城街馬創辦人之一的梁百行(Andes)來說,亦有點懷舊意味,皆因中學時他曾到大環山游泳池上游泳班。至於為何邀請青年新政,他說:「區議員不時要落區聯繫街坊,同透過街跑認識社區嘅理念好相近。」他又透露,接下來會考慮邀請政商界代表為其「主場」設計街跑路線,帶動年輕人參與活動。
街馬創辦人:跨區知多啲,唔係鬥快
過去從商的Andes,自1998年開始養成跑步習慣,不時參與毅行者或國際馬拉松賽事, 「我覺得好累好有壓力嗰陣,冇嘢方便得過跑步去放鬆自己,一個人都可以做到,隨時落街跑都得。」街跑少年會為參加者免費提供八星期的跑步訓練課程,以完成十公里的賽事為目標,至今舉辦了兩屆,參加人數由首年的500人,增至去年2,000人,今屆已有130個團體或學校報名。Andes指,今年會特別讓參加者跨區街跑,走出他們熟悉的地區,「街跑少年可以講係一個訓練班,過程中唔係鬥快,而係去認識社區。」
黃埔×紅磡街跑Check Point
AXA安盛香港街馬@九龍東2016
日期:4月10日
起點:啟德郵輪碼頭
10公里:途經觀塘海濱花園、觀塘工貿區及九龍灣住宅區
21公里:除了10公里賽道,更加入觀塘繞道、
麗港城至麗晶花園路段
報名:暫定本月月底公佈詳情,2月1日開始接受報名
facebook專頁:RunOurCity 全城街馬
記者:余 瑋
攝影:梁志永
編輯:陳國棟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