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場:梁健平 捍衞本土夢

我主場:梁健平 捍衞本土夢

被喻為「綠葉王」的資深藝人梁健平,在電視圈捱足28年,不過令他更為人注意的反而是電影。他主演的短片《三輪車伕》(Tricycle Thief),早前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奪得最佳短篇電影獎項。近日大熱的電影《十年》,他有份主演其中一個短篇故事《方言》,現實生活中的梁健平與戲中飾演的的士司機遭遇一樣,他兩個囡囡經常以普通話跟他交談,但他依然認為廣東話不死。
撰文:何永寧

梁健平日前接受本報專訪,談到他有份主演近日被熱捧的電影《十年》。他指《十》片內容具前瞻性,內容觸及不少香港敏感話題,如普通話與廣東話之爭、23條立法及本土意識,但作為其中一個參與者的他最初亦不明所以:「開頭以為係後生仔女、憤青去睇,點知好多我呢啲中坑都睇,真係唔知乜嘢事。唔知係口碑相傳,定套戲傳遞到一啲訊息出嚟。我諗話題性同埋觸及社會敏感問題,其實我拍嘅時候唔知其他古仔。」

梁健平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接拍時並不知道其他四個短篇故事內容。攝影:林德雄

梁健平在《十年》入面的短篇故事《方言》,飾演一名的士司機。劇照

梁健平主演的短片《三輪車伕》,早前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奪得最佳短篇電影獎項。劇照

廣東話唔會死

在《十》片5個短篇故事中,梁健平主演的名為《方言》,他飾演一名的士司機,荒謬之處是他考不到普通話牌,所以不能夠在遊客區接載乘客,就連兒子都用貝克漢姆(大衞碧咸)這個內地叫法談論足球。講到廣東話會死,他肯定的說:「廣東話方言肯定唔會消失,過咗一百幾十年我唔知,至少我死之前一定唔會。我哋之前係殖民地都係要學英文一樣,只不過𠵱家係學普通話。」
梁健平開玩笑表示正職是爸爸,演員只是副業,育有兩位分別17、18歲的囡囡,他自言跟片中的士司機遭遇一樣,兩位千金試過以全普通話跟自己交談,他說:「好吖!啲學費冇嘥,冇唔開心。佢哋好多時都講普通話,可能學習上面需要。兩位囡囡講到好字正腔圓,我前年拍韓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嗰時都要向佢哋請教普通話發音。」梁健平覺得所謂「廣普」之爭是融合中的一種爭持。

唔驚秋後算賬

梁健平對《十》片5個短篇中最深印象是《自焚者》,他說:「最後嗰幕阿婆自焚好震撼,我睇到嗰種冇力感。至於23條係咪要立法,我覺得應該透過討論同埋公投去攞個平衡,亦都要畀大眾搞清楚來龍去脈。」
被問到會否擔心接拍類似帶有政治隱喻或是題材敏感的電影,而影響到返內地拍劇或工作時,他笑說:「我睇完套戲就打畀導演同佢講笑埋怨話,『我好似畀你賣咗豬仔咁』。事實上我接戲嘅時候都唔知其他四個古仔講乜嘢。我反而覺得《方言》個故事幾輕鬆,其實電影係畀人一個夢,光同影嘅結合變為一個夢,唔會成日拍嚟拍去都係警匪。你話秋後算賬,我諗拍另外四條片嘅演員擔心多啲。我覺得係咪咁大件事呢?我哋中國係一個泱泱大國,點會咁小器,為咗我哋拍套咁嘅片而去清算或者嬲,我唔係好相信呢樣嘢會發生囉,如果真係我會好無奈。」
場地提供:Griller Sport

梁健平表示與兩個女兒試過以全普通話交談。

十年預告殺到埋身

近日大熱的電影《十年》由5個短篇故事組成,分別是《浮瓜》、《冬蟬》、《方言》、《自焚者》及《本地蛋》,5位導演以獨立電影的拍攝手法,預言10年後香港會是一個怎樣的光景。沒有大明星壓場,但震撼力足以令facebook日日洗版,電影開賣初期更場場爆滿,到近日加開院線情形才有改善。
《十年》吸引的地方是帶出觀眾關心,卻預視不到的景象包括23條立法、普通話取代廣東話及「本土」二字已成為禁忌詞,似遠還近殺到埋身的問題。

廖啟智(左)在《本地蛋》中飾演雜貨店老闆阿森。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