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版權大聯盟發言人林旭華戮力鼓吹梁振英政府箝制網上輿論的版權條例修訂草案,大義凜然說:「草案越早通過越好。民主派倡議的修訂,無非節外生枝。」但是,不過四年前,他還以民主派中人身分,拍片反對條例修訂,問道:「政府為什麼這個也要禁,那個也要禁?」
月前,梁振英政府科技顧問楊偉雄盛贊手機召車服務商優步(Uber):「優步毋須購買任何資產,就可賺錢,其要在創新。」但是,才過了四個月,他就改依上司立場,義正詞嚴說:「優步侵犯香港法治,是蔑視香港崇尚的基本原則。」
朝真暮偽的小人,古今皆有,三國魏明帝倚重的侍中劉曄,就是其一。明帝有一次打算出兵伐蜀,卻遭朝臣反對。劉曄對明帝則說「可伐」,對同僚卻說「不可」,而且都說得頭頭是道。中領軍楊暨見明帝,反覆申言伐蜀不智,還引用劉曄意見:「劉曄,先帝謀臣,常曰蜀不可伐。」明帝愕然說:「曄與吾言『可伐』。」他們請劉曄來對質,劉曄一言不發,待楊暨離去後,對明帝說:「伐國(伐蜀),大謀也,臣焉敢向人言之(臣何敢對他人說真情)!」明帝連忙稱謝。跟着,劉曄去找楊暨,說善諫者對君王宜先順從而後牽制:「須(等待)可制而後牽,則無不得也。」楊暨也連忙稱謝。但明帝畢竟動了疑心,漸漸發覺劉曄虛偽,言不由衷,劉曄遂遭貶職(《資治通鑑》卷七十二)。
不過,新中國主政者,向來最欣賞的,卻是劉曄、楊偉雄這類人才。於是,新香港政壇之上,三頭二面人也就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