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假日散心】
有人為磨練意志,有人純粹為看風景,有人在路上找到成功感,有人只為跑更遠的路。在山多平地少的香港,跑山理由有千百種,大山之下各自修行。訪問三位跑山人,各有初衷卻殊途同歸,奔走山野間,得到的是最原始的快樂。
施性概(Kenny)
2015年1月首屆健絡通香港24小時超級馬拉松跑出219公里,排名第六,香港第二
2015年4月意大利都靈超級馬拉松24小時世界錦標賽跑出205公里,排名85
2015年12月第十屆東京外苑24小時超級馬拉松跑出226公里,排名13,香港第一
施性概:跑山是趟探索的旅程
2003年沙士後,香港人更注重健康,忽然喜愛郊野,每逢假日山頭堆滿行山的人。近年踏入跑季,每周都有兩三個不同類型和長度的賽跑,有人路跑久了,開始轉跑更具挑戰性的山路,自1986年開始的「樂施毅行者」全程一百公里;至1998年有「山野之王」,每年以系列賽形式舉辦,共四場賽事緊接11月毅行者後開始,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跑山賽;至2013年有「HK168」比賽,路線遍及麥理浩徑和衛奕信徑,繞過大帽山和八仙嶺兼直入西貢,全程168公里。
超馬跑手施性概(Kenny):「跑山是為了可以跑更長的距離。」香港於去年1月才舉辦首次超馬賽事,在剛過去的12月,他代表香港參加第十屆東京神宮外苑24小時超級馬拉松,不眠不休跑出226公里成績,排名13,成績非凡,「2006年開始跑步,當初只為減肥,只在青衣住處附近跑,有次跑過青衣橋,發現可以繼續跑的前路還有更多,我喜歡旅行,每次跑步都像探索身邊環境的旅程。」從青衣出發,跑到荃灣、深井,再入屯門、元朗,路程逐次增加,把自己的跑步版圖逐點拓闊。「香港的路跑賽事途程很短,我不是速度型跑手,比較享受均速跑長距離,於是開始參加路程較長的跑山賽。」著名「針山十登」是他最喜愛的山賽,有時他會乾脆從青衣跑到城門水塘再上針山練習,「跑山比路跑要多一點計劃,計算好所需物資,因路上未必可以隨時補給。」跑山對他最大的意義是可以跑更遠的路,上山路段可磨練意志,「跟路跑不同,跑山有上落,辛苦捱過上斜後便會想:『這麼高的山也上得到,跑平路又有何難?』」
曾小強(Stone)
Ultra Trail World Tour 2015排名第10
法國越野跑賽事Ultra-Trail du Mont-Blanc 2015排名18
Barclays MoonTrekker
香港2015 43公里賽
男子組冠軍
毅行者2015男子組亞軍
曾小強:跑過雪山沙漠 都係香港好
曾小強(Stone)中學時期跟一般年輕人無異,閒時踢足球、跑步,2003年沙士後在山上找到爆發潛能的舞台,積極參與比賽,曾四奪「山野之王」總冠軍,又曾於250公里戈壁沙漠馬拉松奪亞軍,成為首位華人贏得Action Asia Challenge殊榮。2009年擔任駐港解放軍首次出戰毅行者的教練,並助其奪冠。提及這些驕人成績,他只說:「我好水皮的,與頂尖運動員還有很大距離,但我會保持輕鬆的心情應付比賽。」笑容略帶靦腆,愛自然的人總是特別謙虛。
Stone跑迹遍佈世界各地,雪山、沙漠都跑過,但到頭來還是最喜愛香港,採訪當天從元朗大棠巴士總站步行至黃泥墩水塘路,他由衷地說:「香港風景真的很美麗,朝早夜晚都一樣美麗,令人流連忘返。」儼如郊野公園親善大使一樣。在元朗長大的他,指導攝影師說:「轉個彎,行多一陣子就可以拍攝美景了。」連番上斜終於抵達某小山丘,人在高處俯瞰元朗全景,遼闊的村屋景觀令人疲勞盡消。Stone更愛黑夜練習跑山,晚上較靜,容易聽到心跳聲和呼吸聲,知道自己狀態,更容易碰到野外的「好朋友」,「黃麖叫聲好淒涼。」野豬、箭豬、黃麖都是野外常見動物,驚嗎?「聽慣了就不會驚,反而好享受。」野豬也不怕,卻有事情教他無能為力,「有時真的很想撿走山上垃圾,實在太多了,很沮喪。」跑山、露營是好事,破壞大自然絕對是壞事,希望跑山的人自律吧。
周佩欣(Wyan)
Ultra Trail World Tour 2015排名17
2013及2015毅行者女子組冠軍
2014年毅行者混合組冠軍
周佩欣:用手杖慳力 業餘也升呢
「在山上特別開心。」周佩欣(Wyan)跑山總是笑意盈盈地衝,她曾於警隊反恐特勤隊擔任體能教練,前年毅然辭職,多點時間留在山上,以攀登珠穆朗瑪𥧌為目標,生活特別快樂。上月「North Face 100香港」比賽,她以6小時58分42秒佳績奪女子50公里冠軍。Wyan還化身教練開班傳授越野跑知識,課程包括上落斜訓練、體能特訓、手杖班等,學生層面很廣,「廿幾歲到六十歲都有,每個人的起步點及運動量都不同,會按照個人能力調節訓練內容。」
採訪當天,Wyan帶同六位學員於麥理浩徑第七段上課,他們都攜帶了一對手杖,認為是慳力好拍檔。她用心指導學員Ada如何使用,首先用拇指肌肉發力握住一對手杖,手杖角度往後傾斜,曲着手踭,身體微傾前,用背肌發力,「似游水按自己上水般,令自己向前。」Wyan指出,用手杖的最高境界是不用眼望已可隨時隨地拿起或收起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訓練才練成。Ada享受看到自己表現慢慢改善,「香港跑山水平越來越高,不可以靠自己死練爛練,學到怎樣節省氣力好重要。」
對於新手,Wyan建議他們先步行家樂徑或自然教育徑,路段由淺入深,每星期慢慢加長訓練距離。「要慢慢來,尤其是無運動習慣的人,一下子狂操好易受傷。」學員取得好成績,她固然欣慰,但她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學員學懂如何快樂又安全地完成每個訓練及比賽。
路線推介
施性概:青衣自然教育徑
比較近市區,交通方便,可以長宏邨為起點,急上一段梯級,然後沿鋪設好的路徑行走,或選擇叢林小路前進,沿途可欣賞青馬大橋景色,終點在青衣西路近長青公路路口,是條變化大而沒有過大高低起伏的跑山路線。
【路 線】長宏邨>青衣自然教育徑入口>沿途經過數個回歸紀念亭>青衣西路
【路 程】約4公里
【時 間】約40分鐘
【交 通】荃灣西站乘409K專線小巴至長宏邨巴士總站,或青衣站乘248M至長宏邨
【補 給】沒補給,自備糧水上山
周佩欣:針山來回
教練周佩欣形容行這座山:「好甘!」從城門水塘進入麥理浩徑第七段步行至針山,爬升高度達520米,是出名的地獄路線,偏偏她愛挑選這裏特訓學員,六名學員來回三次也笑意盈盈。2013年開始,號稱「世上最艱辛的半馬」「針山十登」便在此舉行,總爬升高達2,600米,限8小時內完成。
【路 線】城門水塘上水塘主壩>針山(山腳至山頂來回三次)>主壩
【路 程】約5.2公里
【時 間】約2小時
【交 通】荃灣兆和街街口乘82號專線小巴,到達城門水塘西面的菠蘿壩,步行約15分鐘到達路程起點
【補 給】城門水塘菠蘿壩有小食亭
曾小強:黃泥墩水塘
路線千變萬化,從大棠巴士站前往楊家村的路比較平坦,可訓練速度,四周盡是田野。步行半小時後見上山路口,新手跑上去可能甚吃力,「轉個彎」就看到元朗全景,又「轉個彎」行前少少就到黃泥墩水塘,之後便可向大棠出發,落山前往大棠荔枝山莊後,回到元朗西鐵站結束。
【路 線】大棠巴士總站>楊家村>黃泥墩水塘>大棠荔枝山莊>元朗西鐵站
【路 程】約10公里
【時 間】約2.5小時
【交 通】可在朗屏西鐵站乘坐K66巴士至總站,便可到達起點
【補 給】沒補給,自備糧水上山
記者:曾冠輝、梁慧琳
攝影:梁志永、劉永發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