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周原油庫存下跌,但仍接近紀錄高位,加上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大增,令市場持續憂慮原油市場供應過剩;加上中國市況近日嚴重不穩,令市場預期中國未來原油需求疲軟,不利油價。另外,沙地阿拉伯及伊朗局勢緊張更對低迷的油價「踩多腳」,拖累國際油價連跌四個交易日,紐油更大挫至近12年低位。
多項利淡因素夾擊下,油價新一年難過「好日子」。紐約2月期油昨日一度跌1.87美元或5.5%,曾報每桶32.1美元,是自2003年12月以來最低;布蘭特2月期油亦同樣急瀉,昨日曾跌2.07美元或6.1%,報每桶32.16美元,創自2002年9月以來新低。
供應過剩問題難解
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宣佈,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減少509萬桶至4.823億桶。雖然庫存量減少,但仍接近紀錄高位。另外,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分別大增1,057萬桶及630萬桶,遠高於預期,足以抵銷原油庫存下降的利好影響。
庫存承壓,供應層面亦為市場增添憂慮。數據指出雖然美國近月原油產量呈下行趨勢,但每日產量仍多於900萬桶,仍然較去年同期高,令市場憂慮供應過剩的問題短期內不會解決。
原油需求下跌同樣令投資者困擾,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A股本周兩度熔斷、人民幣跌完再跌、數據表現疲軟等因素都令市場憂慮中國經濟前景,繼而影響中國對石油的需求。Phillip Futures能源分析師Daniel Ang指,昨日油價大跌部份原因是中國股票市場熔斷後的溢出效應,股市大跌令市場憂慮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沙地伊朗局勢緊張
分析指沙地及伊朗地緣政治緊張本應令油價上升,但由於兩國同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令市場憂慮油組能達成減產共識的機會下降,變相不利油價。商品市場研究公司DTN的高級分析師Darin Newson指,本次衝突與以往的不同,兩國同為油組成員,經濟都依賴石油,或以增產的方式以影響對方經濟,變相令全球產量上升。
摩根大通亦認為兩國紛爭不會令油價短期內走高,分析師認為兩國關係緊張會令原油市場波幅增加,但事件不足以影響兩國石油出口,故短期內油價不會走高。摩通預期油價或到本年底才會見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