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銅鑼灣書店5人失蹤案,再度觸發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續領潮,學者沈旭暉(圖)早前於社交網站分享持BNO的好處,當中包括一旦一國兩制取消或其他國家不承認特區護照時,BNO可作為最後「逃生門」;有回歸後一直只用BNO的巿民指,BNO是真正香港人的身份象徵。
學者:作為最後逃生門
中大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沈旭暉早前於社交網站上指,雖然持BNO好處有限及有灰色地帶,又相信英國不會改變當前政策,「但依然肯肯定絕對有好過冇」。原因是一旦「香港政體改變、一國兩制取消、其他國家不承認特區護照等事發生,依然可以BNO走到世界各地,作為最後逃生門」,唯一副作用是不能參選香港行政長官。
沈旭暉又列出其他持BNO的好處,如到189個國家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包括部份特區護照需要簽證的英聯邦國家;在境外遇上事故,中國使館不能幫忙,可向英使館求助;在歐盟大部份國家得到居留許可;在英國投票民主選舉各級議員及國家領導人等。
根據英國駐港總事館資料顯示,1997年回歸時香港有340萬人持有BNO,由於身份終身有效,故現時持有人數維持在340萬。由於BNO續領費用高昂,由2004年的8.8萬宗續領申請,至2011年不足8,000宗。但2012年起中港矛盾加劇,2014年續領數字回升至2.2萬多宗。英國內政部回覆指,沒有恒常統計續領BNO的數字。
張小姐2015年初與丈夫續領BNO,「因為覺得好唔對路,想攞定傍身」。她的空姐友人工作多年只用BNO,有獨特見解,「大陸人可以攞特區護照,或者有錢攞外國護照,但BNO係得香港人先有,係香港人身份象徵」。中大教務會學生委員張秀賢昨日亦明言會續領BNO,認為是對特區政府不信任的表態。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