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屋輪候冊申請逼近30萬大關,當中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高達14.28萬宗,超越一般家庭申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輪候公屋的非長者單身人士中,約52%是30歲以下青年;46%屬非長者的一人申請者,擁有專上、大專或以上的學歷,有約6.6萬人。公屋聯會主席王坤稱,本港樓價、租金昂貴,令年輕及高學歷人士也難以負擔。
「𠵱家樓貴收入又唔多」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回覆立法會提問,截至去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已經有28.53萬宗申請,當中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單身人士有14.28萬宗。輪候者中,18至29歲青年佔逾半,達7.46萬宗申請;30至49歲則有5.12萬宗。
數字也顯示,輪候公屋的單身人士擁有高學歷,去年首季有46%非長者的一人申請者,擁有專上、大專或以上的學歷;49%擁有中學教育程度。
房署去年初實施經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度」,讓45歲或以上申請者可「加分」,加快獲編配公屋單位。當局數字顯示,自實施新制度後,去年4至9月期間,有9,000宗新登記輪候公屋,但逾半都是30歲以下青年。同一時間,則有1,025名申請者獲編配上樓,當中81%、即831宗都是50歲或以上的較年長人士,40至49歲則有184宗。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近年輪候公屋以青年、高學歷的申請人為主,更佔多數,「以前呢班人畀人嘅感覺係自己有本事搵地方住,但𠵱家香港樓價又貴、租金又高,收入又唔多,佢哋搵唔到地方住」。他又稱,本港住屋供求失衡,即使青年有高學歷,也沒有能力在私人市場解決住屋問題。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