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日本 - 高慧然

香港人的日本 - 高慧然

為了編排日本溫泉鄉之旅,與我的日本朋友安野商討,他可以提供給我的資訊包括天氣、地理、更合理化的行程。但是,當我問到哪幾間溫泉酒店的特色,或者頂級和牛料理的質素時,他就一籌莫展了。有一次,我說起一間很多香港人都知道的溫泉酒店,安野說,「你比日本人更像日本人,你知道的溫泉酒店比我更多。」他坦承,他從未住過溫泉酒店。
住在東京的他,想浸溫泉時會揸車去周邊鄉郊,浸完了連夜趕回東京。他知道甚麼地方有活溫泉(泉水是流動的,不是反覆循環的),但僅限於對外開放那種,他從未在溫泉酒店留宿。當然啦,從周邊鄉郊回東京並不難。和牛也是,他說他知道有幾間和牛餐廳很出名,但沒吃過,因為很貴。
記得有一集「蠟筆小新」中,小新跟一對母女去吃燒牛肉,牛肉很貴,小新不客氣地開懷大嚼,那假扮大方的母親肉痛得幾乎發癲。故事是用來諷刺中產家庭的虛偽的,但換個角度看,證明和牛很貴,非中產日常餐桌上的常客。
我不清楚安野的經濟狀況,但他父親是心臟科醫生,他本人開廣告公司,大概份屬中產吧?可是很多中產以下的香港人,比在東京出生的安野更熟悉和牛的味道。
也許,每一個地方都有兩張面孔,一張是當地人看到的面孔,另一張是遊客看到的面孔。安野熟悉的東京,跟我們看到的不同。正如他認識的香港,跟我們無比熟悉的香港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