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後結餘僅156億房委會恐乾塘

4年後結餘僅156億
房委會恐乾塘

【本報訊】政府未來10年要興建28萬個公屋及居屋單位,每年建屋開支平均高達241億元,令房委會面臨「乾塘」危機。房委會最新財政預算案顯示,現金及投資結餘將由去年4月初約666億元,大跌至2020年3月底約156億元,創03年沙士以來新低,房委會未來需政府注資解財困。
另外,鉛水事件發生後,房委會亦花費9,000萬元購買樽裝水、聘請臨時員工及用以支付相關的法律開支,而下個財政年度仍會就鉛水事件預留3,000萬元。
房委會轄下財務小組委員會昨審視未來五年財政狀況,本年度綜合賬目總盈餘為48.3億元,當中資助自置居所運作盈餘為24.8億元,較去年預算增加約6億元;出租公屋營運赤字則為6.3億元,較去年預算近10億元減少,主要因維修工程開支減少。
但房委會預測未來出租公屋營運赤字將逐步惡化,假設租金收入維持不變,至2019/2020年度赤字將高達36.6億元。
《長遠房屋策略》周年報告最新推算,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28萬個單位,財務小組主席蘇偉文稱,要達至建屋目標,加上未來幾年建築及營運成本上升,將面臨越來越大財政壓力。

建屋開支大 須政府注資

房委會未來5年的建築工程總開支為1,205億元,即平均每年開支達241億元,令房委會現金結餘跌至156億元,蘇偉文形容「好掹水」,財政情況不理想。
政府上月為房屋儲備金加碼至740億元,蘇承認要政府注資,但未有交代時間表,僅指「房委會使錢速度快」,幸目前有足夠資金應付建屋開支,未來一、兩年未必合適注資。不過若考慮健康的財務狀況,「唔會得番最後一毫子先(問政府)攞錢。」
房委會未復售居屋前,一直依靠投資應付開支。房委會去年委託顧問提交報告,考慮投資環境後將較保守的外匯保本基金比例,由55%增至70%。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