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16年首個交易日大跌,再次印證長倉已out。
記得曾經有位投資界前輩講過,任何市況都存在可賺錢嘅投資,就算大跌市時都有投資係正回報。前輩的說話當然是冇錯,但事實係散戶投資多數只做長倉(long),即使睇淡某樣資產亦唔敢造淡(short),覺得複雜兼高風險。
問題係隨住美國加息同埋內地以至全球經濟放緩,要搵有上升潛力嘅資產去long已越來越難。
而喺香港,睇淡一項資產可以直接造淡,亦可以選擇買窩輪或牛熊證等衍生工具,但喺美國,睇淡某樣資產會有更簡單嘅選擇,就係買看跌ETF(或稱反向ETF)。
香港上市嘅ETF全屬看升ETF,即係當所追蹤嘅指數上升,隻ETF就跟升,指數下跌隻ETF就跟跌。至於看淡ETF就相反,當所追蹤嘅指數上升,隻ETF就跌,當所追蹤嘅指數下跌,隻ETF就上升。
同直接造淡、買輪或牛熊證相比,看跌ETF嘅好處係夠簡單,冇時間值、衍生波幅、收回價、利息成本等考慮,睇淡嘅就咁long隻看跌ETF就得。
但由於香港ETF市場太落後,當美國已有幾百隻看淡ETF上市,單係看跌A股嘅ETF都有四隻時,香港竟然一隻看跌ETF都冇。
投資看跌ETF,前提係要有個美股戶口,亦要留意就算A股停市,在美上市嘅看跌A股ETF都會照交易。最重要嘅係,看跌ETF只宜短炒,持有期限以一個或數個交易日為佳,不宜長揸,因其長期表現會同指數實際跌幅有差距。
El.
本欄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