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低頭族問題嚴重。浸會大學體育系研究團隊去年12月,在港鐵月台、車廂、商場及食肆等地方,觀察4,621名市民使用手機姿勢,發現98%人姿勢不良,82%人玩手機時頸部前傾達30度以上,甚至60度以上,令頸負重高達60磅,即一個8歲小童壓在頸上,可致脊椎移位。學者推介每周進行兩次提手步行,每次40分鐘減少頸梗膊痛問題。
記者:嚴敏慧
研究由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進行,發現僅1.9%手機使用者姿勢正確,15.5%人的頭部前傾15度,33.8%人前傾30度,38.6%人前傾45度,前傾達60度的人亦有9.7%。在商場及餐廳使用手機,頭前傾較嚴重。坐下用手機則較站立時頭前傾嚴重。雙手持手機亦較以左手或右手拿手機情況嚴重。
前傾60度如8歲童壓頸
他引述美國研究指,人頭淨重10至12磅,當頭前傾15度時,頸負重達27磅,前傾30度及45度分別負重40磅及49磅,若前傾達60度負重更達60磅,即一個8歲小童壓在頸後,長期維持同樣姿勢會令肌肉繃緊,更會導致頸椎移位。
團隊設計了一套簡易提手步行訓練強化肩頸肌肉,以雙手舉起的「10點10分走」(即10時10分的時針及分針位置)步行為核心,再加上核心肌肉鍛煉,每周進行兩節每次行2,400米,即6個標準運動場距離;5周後發現參與者肩膀肌肉力量增強,頸背疲勞程度減少,女性腰臀圍更有有下降;最重要是胸椎前傾角度大所改善,女性參與者由訓練前的17.3度,減少至訓練後的16.3度,男性效果更顯著,由21.2度減至17.2度,站立姿勢更挺直。
提手步行屬體重訓練,單靠手臂本身重量去進行鍛煉;提手步行訓練除只是提起雙手步行外,也可加入一些手部動作,例如雙手打橫張開與肩同高並打圈。有參與訓練的浸大職員劉攀鳳指,之前因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導致頸痛要求醫,但進行訓練後肌肉力量強化,用手機後導致痛楚情況大減。
雷雄德強調,無時間外出提手步行,只需坐着將雙手舉高或多伸懶腰,亦可改善紓緩肩頸肌肉繃緊情況,但最重要為改變用手機姿勢,每隔20分鐘小休或換手使用。
預防脊椎移位貼士
•
增加上肢、頸、肩、背肌肉,建議每周進行兩次40分鐘提手步行訓練(上圖)
•
用手機時避免上肢及頭部固定於同一位置過久,約20分鐘小休一次
•
常做上肢及頸、肩、背肌肉伸展(俗稱伸懶腰)
•
每約10分鐘換手拿手機,並做手臂伸展運動及深呼吸
•
將手機盡量放於視平線
資料來源: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