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海強:球員身價脫離現實

專訪:
李海強:球員身價脫離現實

中國近年掀起的足球熱,除令球員轉會身價不斷提升,多名港腳亦趕及北上落班的「尾班車」,不過,兩屆「香港足球先生」,現中甲球會深圳宇恒常務副總經理李海強認為,中國足球熱吸引不少企業投放大量資源於職業球會,只是擔心失去理智。
前南華隊長李海強,前季離開東方結束球員生涯,返回國內考取足球教練牌照,為轉型做準備,上季加入中甲深圳宇恒任體能教練,季尾臨危受命獲委任為教練,帶領球隊保住中甲席位,今季改任常務副總經理及總監,專責組軍。深圳宇恒早前趕及在中國足協實施內援新例前,成功簽入傑志入籍港腳保連奴。

國內燒錢搞波見仁見智

強哥表示,近年中國足球確實熱得緊要,廣州恒大每季豪擲億元班費,在中超五連霸,三年內兩奪亞冠盃,球會有足夠財力,以高價簽入球員,只是部份球員的身價已脫離現實。有份代表廣東隊出戰省港盃的前公民中場陳志釗,剛從北京國安以3,000萬人民幣天價轉會廣州富力。
李海強說:「中超球會每季班費普遍要兩、三億,中甲亦要六、七千萬,如換教練及外援,班費便要倍數計,如恒大般成功,所收的宣傳效力當然遠高於投放資源,只是並非每隊都能像恒大般成功;一些球會為搶球員,動輒花逾千萬收購,如此燒錢搞波是否理智,則見仁見智。」

不惜代價挖港腳北上

自足球成為國策後,企業投放資源越來越多,但不代表國內足球能在短時間內提升水平,近期世盃外,國足分組賽排名更在香港之後。強哥補充,有資源可物色好外援,但長遠健康發展才是提升足球水平的應有方向,現階段說「衝出亞洲,奔向世界」並不實際。目前國內球會有資源,但未有從長計議如何善用這筆巨額資金。
李海強承認,入籍港腳能力稍高於國內球員,又不佔外援名額,對國內球會來說相當吸引,他們為求簽入港腳,除向所屬球會開出七位數字轉會費,還為球員開出六位數字人民幣月薪,這身價已脫離現實,港腳北上掘金是否代表成功,一切言之尚早。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