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滙局將擁處分權 最高罰千萬 會計師公會爭取降罰款上限

財滙局將擁處分權 最高罰千萬 
會計師公會爭取降罰款上限

【訪問】
香港會計師公會換莊,畢馬威審計合夥人張頴嫻出任理事四年已榮任會長。今年她面臨三大挑戰:包括在《優化上市實體核數師監管制度》(下稱優化核數師條例)提交立法會前游說修訂、改革逾40年歷史的《專業會計師條例》、爭取將內地審計工作底稿合法帶到香港等。
記者:黃翹恩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去年中公佈優化核數師條例諮詢總結,將現時屬於公會紀律委員會的處分權力,移至財務滙報局,意味公會失去對上市公司核數師的自我監管權力。建議最高罰則為一千萬元,中小型會計師行早前指罰則過高,或令一半中小型行倒閉。
張頴嫻正要求政府就處分制度準則、罰款上限訂出明確指引,尤其會計師只提供審計服務,罰款上限「以強積金或者保險界做參考,應用喺我哋行業唔恰當」。而財滙局經費,政府現建議由上市公司、核數師及投資者徵費共同分擔。公會反對並堅持應由投資者承擔,她指投資者受到保障,亦應該承擔相應成本。

盼內地審計底稿可帶到港

其實上述要求在諮詢時已提出,惟不獲採納,條例草案最快9月提交新一屆立法會,公會尚有3季時間游說,張頴嫻透露短期將與政府會面商討。不過萬一政府繼續「企硬」,張氏坦言未有計劃如何應對,「我哋要求好合理,會據理力爭」。
2014年內地收緊規定,香港在內的境外會計師不能親自審閱中資股會計工作底稿,卻需簽名負責。現行做法由財政部代閱、轉告重點,底稿亦必需保存於內地,會計界極關注「孭飛」風險。張頴嫻透露中港已就大方向達成共識,「(底稿)應該可以攞出嚟(香港)」,年內料可與內地落實機制。
至於規管所有會計師的《專業會計師條例》已屆40載,張頴嫻表示開放應考專業試的門檻予非學位持有人,是其中一改革方向。不涉及上述核數師監管條例的部份(例如會籍事務等),年內可陸續開啟會員諮詢。
除外憂,行業內訌不絕於耳。去年中小型會計師行成立大聯盟「中會聯」,指公會由四大會計師行把持,支持政府「辣招」,罔顧中小行生存空間。張頴嫻多次重申公會並非全盤接受政府建議,而「大家都為咗行業好」,會主動與中會聯召集人兼公會理事鄭中正溝通,形式不拘。
今年經濟展望疲弱,她不擔心大幅削減人手,由於訓練會計師需時,她估計招聘情況與去年相若,薪酬加幅料與通脹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