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6年後首次與《蘋果》讀者見面,先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12月、1月這些時候,除了「循例」給自己訂些目標,也會順道總結一下自己去年的成績單——怎樣?過得還算好吧?
香港體壇於2015年的成績單是亮麗的。或許未至「科科A」,但就肯定有為你我帶來過難忘時刻:胡兆康首度於保齡世盃封王、桌球運動員傅家俊和吳安儀各領風騷、曹星如繼續連勝、還有羽毛球場上的伍家朗,無一不激盪人心;當然,數最令人意外又驚喜的,必選港足熱潮:香港足球隊出戰世盃亞洲區外圍賽,主場賽事場場爆滿,連作客外地也全城關注,盛況屬近年罕見。
展望來年,當然希望熱潮繼續。港足三月還要作客卡塔爾出戰世盃外最後一仗,近一點的,也可留意由青年球員為骨幹的港隊出戰省港盃次回合;不過在展望之時,也不妨「回帶」一下——可記得這次港足熱潮因何而起?對,是一張海報。
分組抽籤結果公佈後,中國足協推出一張海報作宣傳,指港隊成員歸化兵多,「層次」豐富;香港足總宣傳人員反應夠快,旋即改圖回敬,把膚色轉成本土意識,打了一場跟港隊表現一樣漂亮的市場戰;圖片於網上瘋傳,成功吸引眼球。這,就是港足熱潮的起源了。
你可能說,這事情眾所周知,我說來幹麼?舊事重提,關鍵字不在「回帶」,而是「改圖」。即是說,若網絡廿三條早於一年前通過,推廣人員或許不可自由地用此方法宣傳,我們可能看不到這樣精采的二次創作,熱潮的擴散速度大概也不會這樣快,部份球迷,就會錯過看精采好球的機會。
有人總把「體育不應牽涉政治」或「政治該與體育分開」之類的說話掛在嘴邊,那有可能?2015好事不少,難過、荒謬的壞事也很多;祝願2016,你我還能好好的看一場球。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