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口水乾,外出食飯盡量少用即棄餐具,唔為環保都為健康啦。即棄木筷不及格的新聞,幾乎每兩年翻炒一次,最近台灣衛福部食藥署公布「免洗筷稽查抽驗專案」,發現不合格率達1.8%,需回收17公噸有問題木筷。別以為只是台灣出事,香港可以獨善其身,其實兩地通常從中國、越南入口即棄木筷,貨源相近,而今次有問題的筷子全來自越南。根據衛生標準,即棄木筷不能有不良變色、異臭、異味、污染、發霉、蟲蛀、含有異物或纖維剝落現象,亦不能檢出含有過氧化氫及聯苯等成分,二氧化硫殘留量應為500 ppm以下。
可是,有些廠商為免筷子發霉,在製作過程中會用二氧化硫熏蒸木筷。部份黑心廠家為節省成本,更會用上工業硫磺、雙氧水或硫酸鈉浸泡,令木筷殘留有害化學物質。使用這些有問題木筷子進餐,有機會接觸過量二氧化硫,刺激呼吸道,引致咳嗽和哮喘。另外有些廠商會加入亞硫酸鹽,防止筷子變黃,保持較好賣相。對亞硫酸鹽過敏的人,進食過量亞硫酸鹽可能會呼吸困難、腹瀉、嘔吐。
市民如擔心木筷有毒,使用前可將筷子浸泡至少五分鐘,清除二氧化硫,並留意筷子的顏色和味道,避免使用色澤太白或有酸味的即棄筷,以免產品經過度漂白或含過量二氧化硫。當然,最好的預防方式,還是自攜耐用餐具,食得安心又環保。
記者:彭海燕
資料來源: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