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設長者投資債券

政府擬設長者投資債券

【本報訊】政府於退休保障諮詢文件中,提出「有經濟需要」模擬方案資產上限8萬元。扶貧委員會成員羅致光批評,8萬元資產上限是少得可憐,將扶貧與退保一併討論是不設實際。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資產上限可提升,並指可研究設立公共年金或長期零售債券等,協助資產較多的長者投資,每月獲取4,000元收入。但她強調行政長官梁振英競選時,沒承諾落實全民退保。

料每年5%回報

羅致光昨在電台節目指有經濟需要方案的資產上限定在8萬元是少得可憐,退保涉及範圍廣泛,方案應讓所有人都獲得基本社會保障權利,但不等於要人人派錢。
林鄭月娥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對不設經濟審查方案有保留,若市民認退保方案資產上限8萬元太低,政府願意提升限額。有意見指將資產上調至60萬至100萬,她並不同意,反指可透過設立公共年金或與通脹掛鈎的長期零售債券等,協助資產較多的長者投資。若將100萬元投資於政府發行的投資產品,若每年5%回報,每月約有4,000元收入。
林鄭月娥又主動澄清,梁振英競選時沒承諾推行全民退保,只表示研究如何引入短中長期措施,改善社會保障及退休保障制度。她指對沖削弱強積金的退休保障功能,政府有需要處理。
中大社工學系副教授黃洪表示,政府偷換概念,以加稅恐嚇市民。民間長遠社會發展運動10多名成員,昨早到政府總部外請願及上演街頭劇,建議增加利得稅、設立股息稅及全民養老金。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