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朋友會問我,如果懷疑身邊的家人出現了焦慮抑鬱等的情緒問題,但當事人又堅決否認,又或者不願意討論自己的情況,作為家人的可以留意些甚麼呢?有甚麼徵兆可以顯示出當事人的情緒問題需要接受進一步檢查?
焦慮和抑鬱症是情緒病,而情緒是一個主觀的感受,只有患者自己才感受得到,所以除非抑鬱焦慮的情緒頗為嚴重,否則旁邊的家人朋友並不容易看出來。此外,不少焦慮抑鬱的病徵,也是只有患者才能感受得到,例如疲倦、缺乏動力、精神不集中,家人朋友不但難以感受得到,甚至對這些病徵會有誤解,例如以為缺乏動力是懶散的表現。
不過,雖然大部份情緒病病徵是主觀感受,仍有一小部份症狀,是身邊的家人朋友比較易察覺到的,例如胃口減退,每天只吃一餐,對以前喜歡的食物也不感興趣,甚至引致體重減輕。
另外一個和進食有關的,便是跟家人朋友進餐的時候,是否像以往一樣的健談。上星期,E回來覆診的時候,告訴我他各方面都覺得不錯,但最清楚顯示出E已經穩步復原的,是他兒子的一番話。他說肯定E已經好轉過來,因為吃飯的時候,他已經像以往一樣有講有笑。
焦慮抑鬱症的患者,可能因為負面情緒的影響,又或是因為精神不集中,思考緩慢,所以在大夥兒談天說地的時候,往往應接不暇,即使回答問題,也是簡單的幾個字,很多時候會變得「自閉」起來,好像不能融入大夥兒的討論,直至當情緒病開始復原,才慢慢改善。就會像E一樣,再次能夠在飯餐時和家人討論這個討論那個了。
有一次,另外一位患者的家人又告訴我,肯定患者已經復原,因為患者已像以往一樣能夠兇兇地罵人,雖然家人被罵了,但還是挺開心的。
新的一年將至,除了要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也不要忽略情緒健康的重要性,如果發覺家人吃聖誕大餐硂又或是做冬的時候,好像變得木訥,沒有像去年做節時的健談,便要多加留意了。
延伸閱讀:
http://www.facebook.com/pages/Cheerful-Life/428960323870312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