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時人民幣中間價大跌,當時我接受《財經透視》的訪問時已指出今年內以至很快的將來仍有大跌的可能,就在12月30日,人民幣再跌接近3%,兩次的跌幅超過5%,幅度相當大,持有大額人民幣的朋友或機構損失不少,連同買賣差價,四個月內損失了6%,這是投資於有相當重要性的貨幣時較少發生的事情。
中國的經濟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人民幣仍有再下跌的空間,這是基本的經濟問題。自2014年11月起人民幣已減了6次息,現時內地一年期的人民幣存款息率只有1.75%,香港的息率可能更為吸引,而當計入了買賣差價的1.3%至1.5%時,利潤相當低,加上若人民幣下跌時,存款便有損失,絕對不保本。
人民幣的神話已破滅,再不是高息而穩定的貨幣,首先它不再是高息,當然在此水平仍然有吸引力,大前提是你會使用人民幣,不用的話,還是持港元為上算。早些年前當人民幣每年上升3%,息率又是3%以上時,總回報是6%,我有投資人民幣,但不是百萬元以上那些,再者,我會使用人民幣,如在中文大學深圳校舍任教時的交通費、往內地旅遊與工作時的開支,當你基本上不使用人民幣時,面對的風險相當大。
現時持有大額人民幣的朋友,還是在適當的時候減持。你可以計算賺了多少,如果已賺了五年的息率,加上現時滙率仍高於五年前,你便應考慮收手離場,否則若人民幣再跌,你便有真正的損失。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