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美國加息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各界關注對香港經濟的衝擊,綜合預測,今年經濟增長幅度介乎1至2.5%,增長較去年放緩。作為香港經濟主要支柱的零售、金融及出口業,均看淡今年生意表現。
記者:黃珮琳 鄭柏齡 江靖然 周家誠
恒生(011)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接受訪問時預期,環球經濟增長略為加快,估計增幅為3.56%,按年增0.44個百分點,將帶挈本港轉口貿易行業錄正增長2%,加上本港私人消費無條件大幅下滑,以及未來仍有包括港鐵線、西九文化區及港珠澳大橋等多項基建正在動工,可支持本港經濟增長。
該行料本港2016年全年經濟增長與去年相若,大約為2.4%,又認為中長期香港經濟仍向好。
然而,薛俊昇提到零售、旅遊業增長幅度自高位回落,但仍處於健康水平,不會對有關行業構成大規模裁員壓力,「中環Coach執笠,都仲有Adidas頂租,零售業仍需要招聘」。據恒生資料顯示,現時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的失業率為4.6%,而截至2015年第二季止,本港零售業有8,439個職位空缺。
零售利潤率差過沙士
澳新銀行香港經濟師楊宇霆預測,2016年經濟增長為2.5%,憂慮零售及轉口貿易增長受壓,該行未來或會下調增長預測,不過,他認為現時依然是「有工冇人做」,故此即使失業率上升至3.8%,亦不需過份憂慮。
內地反貪腐行動持續,「送禮」風氣不再,花旗經濟師雷智顏認為,將持續影響本港奢侈品零售商,而內地旅客數目減少及人均旅客消費力下降,將衝擊本港中低檔零售業。截至2015年10月,本港零售商利潤率已連續14個月處於負水平,甚至比2003年「沙士」時期更低。
美銀美林、花旗分別調低本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2%。花旗形容今年本港在美國經濟復蘇緩慢及內地經濟下行風險雙重影響下,可謂「多事之秋」,零售尤其表現疲弱,故下調經濟增長預測至2%,失業率有機會升至3.7%。
瑞銀料增長放緩至1%
瑞銀對本港今年經濟最為悲觀,料今年本港經濟增長將顯著放緩至1%,該行策略分析師梁裕昌曾指出,香港經濟去年已確認轉勢,唯一不能確定的只是轉壞速度會有多快,而人幣貶幅最為關鍵;隨着零售前景持續向下,商戶繼續關舖,今年或出現裁員潮,失業率將由現時3.3%歷史低位,顯著上升至4.5%。